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世畲歌》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868
颗粒名称: 凡例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1.《传世畲歌》内容包括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畲族小说歌”和“畲族民歌”两大类。
  2.畲族传统民歌有严格的韵脚。男女对歌时,为了增强对方的感染力又使自己有准备唱下一首歌的空间,在基本歌言的基础上把押韵改动,即能变出另一首歌来。俗称“三条变”。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累赘,多用“二条变”。本书为了节省篇幅,便用畲民手抄歌本的方法,进行编写。如——风吹茅叶尾吱吱(拖拖、徐徐),远远听知娘唱诗(歌、曲),远远听娘唱伶俐,害郎心酸路边企(坐、去)。歌手在演唱时,则要分三次唱完——
  风吹茅叶尾吱吱,远远听知娘唱诗,
  远远听娘唱伶俐,害郎心酸路边企。
  风吹茅叶尾拖拖,远远听知娘唱歌,
  远远听娘唱伶俐,害郎心酸路边坐。
  风吹茅叶尾徐徐,远远听知娘唱曲,
  远远听娘唱伶俐,害郎心酸路边去。
  3.“畲族歌言”特殊。如称“寨”为峒(畲音统);称“院坝”为“门贝”;称“对歌”为“嬲歌”。类似这些,我们都作为“活化石”照搬,并在页末进行注解。
  4.本书编排中的“郎”是指男性(如我郎),“娘”是指女性(如我娘)。阿哥和表兄、阿妹与表妹都是男女对对方的尊称。读者如果是男,要把“娘”字改做“郎”字唱;读者如果是女,要把“郎”字改成“娘”字读。同时,对对方的称呼也应相应改动。如:
  男唱:见娘生好是作佳,面里无痕又无疤,
  胜过月内桫椤树,千万莫分云来遮。
  女回:你郎生好许作佳,我母养娘面怪麻,
  娘母养娘无郎样,总当灯笼未修花。
  5.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为了便于畲族人民的传唱,本书歌言均向畲语倾斜。言中有借汉字记音,有畲音代字,若遇到读不懂的言词,请查页下注释。相同的畲音代字,首次出现有注释,表“下同”,均不另注释。

知识出处

传世畲歌

《传世畲歌》

出版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本书对畲族民歌做了全面、系统地采录与编辑。内容丰富,保持了畲族传统特色,是一部难能可贵的畲族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