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县建立民族乡工作总结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代文明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025
颗粒名称: 福鼎县建立民族乡工作总结报告
分类号: D696
页数: 2
页码: 324-325
摘要: 本文为1957年11月30日发布的福鼎县建立民族乡工作总结报告工作报告。
关键词: 委员会 民族乡 福鼎县

内容

(1957年11月30日)
  一、情况
  全县少数民族现有4512户,总人口有15689人,占全县总户数0.65%,占总人口0.6%多,少数民族分布有8个区73个乡3个镇,都是居住在山区,人口虽然不多,但面积很宽,根据国务院建立民族乡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在前岐区罗唇乡增划出双峰民族乡,照蓝乡增划出佳阳民族乡,镇西区柯岭增划出浮柳民族乡,白琳区水郊乡增划出牛埕下民族乡,秦屿区瑞云乡增划出瑞云民族乡(原瑞云行政乡改为东稼洋乡名称),共建立了5个民族乡,分布地区有行政村22个,自然村75个,总户数有1721户,总人口有6246人,其中畲族有1238户4571人,占总户数7.2%,占总人口73%(略)。
  二、建乡过程
  第一工作组到乡后,首先向当地中心工作组、党支书、乡长说明来意和划乡意义目的,取得了大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初步研究出划乡方案,然后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分工,通过领导当前生产,了解两族干群思想情况。
  (一)畲族干群思想
  1.有要求建立单纯民族乡的;
  2.有的认为办民族乡后生产与生活等困难问题政府都能得到解决,例如畲族群众反映办民族乡后我们子女入学也不要学费等等;,
  3.有部分畲族仍并行政乡,想不光荣将来吃亏。
  (二)汉族干群思想
  1.怕并入的民族乡吃亏;
  2.怕并入的民族乡畲族中干部占多数,怕畲族干部办事不公道不管汉族事情;
  3.怕并入民族乡后民族干部开会用本民族语言听不懂会吃亏;
  4.怕并入民族乡便成缺粮乡(社、队)少吃粮,少数民族土地贫脊,山高水冷,产量提不高,赶不上行政乡吃粮。
  根据上述思想情况,由党内到党外由干部到群众,通过召开各种小型座谈会、代表人物座谈会、群众大会等大力开展宣传民族政策,说明划乡目的和畲族名称的光荣性,批评过去轻视畲族名称错误认识,并针对个别村思想不通的,则利用群众中最有威信的代表人物进行宣传教育,例如罗唇乡炮脚村畲族当时思想不通,不愿合并汉族乡,经过了解,该村社长、会计在群众中最有威信,因此通过他们两人进行工作,结果该村干部群众都没有意见,表示很满意。又如双华乡北坑头村20多户汉族不愿合并民族乡,通过各种小型人物代表会、群众大会等,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干部群众思想顾虑基本消除,最后该村干部群众扭转欢迎合并了。民族乡基本消除了他们思想顾虑积极性有了大大提高,如佳阳民族乡通过建乡后,全乡公粮任务一天完成了98%,在发动基础上通过扩干会成立临时支部产生筹备委员会。
  其次,召开党支部和筹备委员联合会议协商研究代表补选名额,根据全县5个民族乡原有人民代表89名,其中畲族63名汉族26名,各选区都有,一般是合理,但某些选区根据民族乡选举法的规定畲族人口比例选举有些地区不够合理,有的乡缺乏单数不合选举法规定,经协商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交选民讨论选举,据5个民族乡统计增选22名代表,其中畲族选19名,汉族增选3名,紧接各代表选举结束时以党支部为主吸收筹备委员和其他代表人物参加的联合会议,提出乡长、副乡长、人民委员会委员选举初步名单,一方面出榜公布,一方面应用广播筒进行广播,一方面小组会宣传等大力组织全体选民进行讨论提出意见,根据多数选民意见初步确定乡人民委员会名单,接着召开全乡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正式选举,据5个民族乡统计共补选乡长4名,乡政委员33名,其中畲族23名,汉族10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代文明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代文明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畲族文化研究;畲族文化展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