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南镇畲族村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820
颗粒名称: 一、城南镇畲族村民委员会
分类号: D225.7
页数: 2
页码: 187-188
摘要: 本文记述的城南镇后山村、坪塔村地理位置、辖区、人口、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婚丧习俗等情况。
关键词: 城南镇 畲族 村民委员会

内容

1.后山村
  后山村民委员会隶属蕉城区城南镇,位于市区南部,104国道西侧。海拔45米。下辖后山、牛栏头2个自然村,共3个村民组。该村原属古溪村的一个生产队,1960年成立大队(行政村)。
  1984年办起自来水,有3.5米宽、2公里长的机耕道1条。1988年开始供电。1993年,全村71户379人,其中男206人、女173人,系纯畲族村;耕地面积192亩,其中农地67亩、水田125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59吨,亩产量306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5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700元。近年来,随宁德市区范围的扩大及建设南移,后山村已融入市中心区,大量土地被国家建设征用,全村仅剩土地60多亩。村民转为从事第三产业,运输、建筑、劳务等。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民住房、卫生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2005年,全村90户511人,其中畲族44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6.5%;耕地面积68亩,林地面积1757亩,粮食总产量13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200元;村医疗站1所,卫生技术人员1人。
  唐代起就有雷姓畲族迁入居住,清代又从罗源县迁入部分畲民,现该村人口以雷、蓝、钟三姓为主。后山村背靠五峰山(鸡冠山),山上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100%,原建有白马大王宫,1992年重建齐天大圣王宫。该村内部交流通用畲语,对外用汉语和宁德方言。仍保持畲族盘歌和婚丧习俗。
  后山自然村为村委会驻地村,清代属宁德县安东乡陵山里一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宁德县蕉城镇后溪保。主姓蓝,清顺治年间迁入。
  2.坪塔村
  坪塔村民委员会隶属蕉城区城南镇,位于蕉城区南部、104国道西侧,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1995年认定为民族村。辖坪塔、下坪塔、后岗、石笋下、南山岩等5个自然村,共5个村民小组。
  该村经济原以农为主,现有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2891亩,耕地面积40亩,茶园面积16亩,果园面积17亩。改革开放后,市区建设南移,大量土地被国家征用,仅剩耕地40亩,且在山上,无法耕种。村民主导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以畜牧业、建筑业、模板工、泥工、劳务工为主。随着城区建设面积的扩大,坪塔村所处位置已属闹市区,目前已基本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通电话。现坪塔、后岗等自然村开发有大片住宅区,新楼林立,商铺满街。但石笋下等自然村村道还不完善。
  2005年,全村240户875人,其中畲族80户289人,畲族占全村总人口的33.3%;村民人均年纯收入3340元,其中畲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730元,村财收入3.8万元;村内有完小校1所(坪塔邮电希望小学),有教师17名,其中公办教师15名,在校学生209名,其中畲族学生40名;有村级医疗站4所,卫生技术人员4名。
  该村老一辈通晓畲语、汉语和宁德方言,婚丧喜庆按畲族传统礼俗。南山岩自然村背靠美女峰,右靠风景区南际公园,南际溪从村中流过,村内建有民间信仰宫庙大圣王宫1座。后岗自然村建有蓝氏祠堂1座。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城南镇
相关地名
后山村
相关地名
坪塔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