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福安市古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882
颗粒名称: 二、福安市古宫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4
页码: 86-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福安市古宫的情况。其中包括康厝畲族乡凤洋林公大王宫、坂中畲族乡古亭2处等。
关键词: 宁德市 福安市 古宫

内容

1.康厝畲族乡凤洋林公大王宫
  林公大王宫位于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畲族村村口处。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1980年重修时改土墙为砖墙,整座宫由戏楼、天井和两廊、主殿组成,建筑面积约260平方米。
  该宫坐北向南,依祠堂建筑规制排列修建。以坡地之势自低而高。宫戏楼正面墙中间设置双开大门,门内过道至戏台,戏台中间台板大概1.5米左右按传统做法作成活动翻板,供村内迎神祈福等重大事情时开启做通道使用,以示尊贵敬重。一般时候不开此门,平常均从两侧山墙边门进出。戏楼面阔五间,进深为三间,正间设戏台,左右两侧梢间用作戏房(供化妆、安放戏装、道具)。戏台屋檐设拱挑檩出檐并施垂檐柱,以作装饰。
  戏台坐南向北,面向主殿,中隔天井,左边为廊道,覆盖双坡顶。自天井南边阶上下主殿。殿面阔5间,进深5柱。屋面与戏楼一样,悬山顶鹊尾脊,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厅堂明、次间通透,空间宽阔敞亮;檐下用连续三跳插拱承托出檐,明间内侧依墙设置神台,上供有林公大王、陈靖姑、土主等塑像。中间摆设石砌供桌。神台前左右两金柱挂有一对楹联:“感沐神恩长保佑,全凭圣力永夫知”,上联署有:“同治七年十二月吉旦”,下联落款:“本境弟子钟口口……”楹联因其时间久远灰漆脱落较严重,有些字迹模糊不清,但仍可断定该楹联是凤洋村钟姓人家所赠。
  2.坂中畲族乡古亭2处
  廉岭亭位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林岭畲族村半山腰处的廉岭道上。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1984年建为房屋样式路心亭。单体土木结构,双坡顶,抬梁式木构架,两侧马鞍形山墙高过屋面。占地面积32平方米,亭深阔一间,4柱、5架梁。亭深为5.82米,宽5.47米,高5米,设两个门。岭道从亭中穿过,亭内路边两侧山墙底部依墙筑有三合土座台,供行人憩坐;内侧墙体中部掏挖置设方形神龛,龛额墙表灰塑牌楼式墙头;梁上有黑书,记载建亭年代及时辰;亭内有建亭以来各种文字资料,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痕迹。整条廉岭古道由林岭村的廉岭亭、岭头山岔口的马山亭、岭下溪北洋马山村的清水亭,形成一幅古道悠悠、路亭绵延的整体人文景观。
  林岭“西山保障宫” 位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林岭畲族村旁山坡上。内构件为清代建筑风格,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82.34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鹊尾脊,大门双开,大门宽1.35米,高2米,门顶置设双面坡雨盖。门额上灰塑横匾,中间灰塑“西山保障”四字。大门进去,设甬道连三级台阶上主殿,甬道左边为小天井,主殿穿斗抬梁式屋架,为九檩、五架梁。依内墙壁设神台,上供有神像。整座宫面阔6米,进深14.7米,为下林岭村村民祈福保安神祇之处。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