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周宁县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27
颗粒名称:
周宁县少数民族情况报告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
页码:
18-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周宁县少数民族情况报告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周宁县
少数民族
情况报告
内容
(一)概况:
周宁只有一小部份苗族人,共有160多户53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8%点强(全县63,400人)分布在15个村庄居住,大部是苗族独居,也有一小部份与汉族杂居,全部住在山庄上,其生活依靠农业及挑卖柴炭,并单独信仰着佛教,迷信风俗很严重的存在。
(二)生活情况:
苗族所住的地区都是山庄,一般缺乏田地,主要口粮是靠着地瓜并经常挑卖柴炭来弥补生活,一般是过着最低劣的生活,如第一区,陈风乡大前坪村有18户汉族,1户就全部要受地主的租利剥削,该村离县城有30里,平均每日有7人挑柴炭到城里来卖,过去每年所收粮食除系租利外,只能供三四个月的口粮,吃的是马铃薯、地瓜米、野菜等,住的有2/3是草棚。解放后,经减租生产运动及政府给以适当的贷款和救济生活,比以前有了改进。根据大前坪村的调查,今年粮食平均能度至旧历五月,同时茶叶能出产3000斤,还会解决了大部的困难。
(三)风俗习惯与汉族关系及文化情况:
苗族自己另用一种语言,对婚丧事宜及衣服装式、信仰等,都与汉族不同,婚姻多由本族配合,男女都能参加劳动,溺女现象比较少。在旧社会里是受汉族的歧视及侮辱,如汉人叫苗人为“畲客”,男的叫“畲客牯”,妇的叫“畲客姆”,又叫“山宅人”,因苗族都住在山庄,又叫“畲客痴”,意思是说苗族真是社会上最愚笨的民族,这样充分的歧视和侮辱,解放后在各民族的团结精神下,这种现象已有改变。苗族在过去受统治者的压迫,受地主的剥削,是根本无条件从事文化,所以10人中没有1人识字,就到现在还未得到学习文化的机会,因为生活上还有困难,加以所住的村庄小无设立民校条件,在比较大些的村庄,已有了私塾,但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还是不够关心,未加以指示和改良。
(四)参政情况:
在旧社会里少数民族和劳动人民一样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解放后也与劳动人民同样得到翻身作主人,组织农会民兵参加政权工作。政府按团结少数民族的精神对人代会、农代会都有一定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70多个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人到5人)每次常委会也有少数民族代表为委员。
[138—2—786]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