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的药材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058
颗粒名称:
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的药材业
分类号:
R282
页数:
3
页码:
221-2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的药材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畲族
药材业
宁德市
内容
初夏时节,笔者走进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感觉到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草药香,往年路旁、房前、屋后处处可见的茉莉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车前草、海芙蓉、夏枯草等中草药。进村的路上,不时撞见三三两两挑着新鲜中草药的妇女结伴而出。村支书钟华杰提醒说:“别小看这些肩挑手提卖草药的妇女,她们每人每天少则赚五六十元,多则赚上百元,是家庭致富的‘半边天’。”
中草药替代茉莉花,妇女撑起家庭经济的“半边天”。北山畲族村在脱贫致富路上弄出了新“名堂”。
一、从茉莉花专业村到药材专业村
多年前,茉莉花大户蓝福禄收入不菲,后因市场原因,种植茉莉花分文无收。失去支柱收入的他在村委的引导下常年种植中草药80多亩,还与同伴在村里办起了药材加工厂,年收入3万元以上,建起了村里第一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成为村里致富第一人。
蓝福禄从茉莉花大户到草药大户的转变,是北山村变迁的缩影。北山村是个位于半山区的纯畲族村,长期以来经济比较落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全村大面积发展茉莉花,是当时七都镇乃至蕉城区有名的茉莉花专业村,经济状况一度得到改善。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末,受市场冲击,七都镇红火一时的茉莉花专业市场急速萎缩,北山村500多亩茉莉树,在村民们的叹息声中变成灶膛里的柴火。突然失去产业支柱,群众发展经济找不到方向,北山村走向返贫。
如何带领群众走出困境,北山村干部苦苦寻找出路。他们想到近年来野生中草药颇受城里人青睐,何不利用村里山地较多,山上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山地种植野生中草药?
思路清,则方向明。2001年,村干部带头并引导部分村民零星试种“车前草”、“海芙蓉”等野生中草药,当年即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解决资金、技术、销售难题,村委通过镇信用社,每年为村民提供10多万元的贷款,还引进了一家药材加工厂,不仅以保护价包销村里的所有中草药,而且为药农提供药材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多方扶持,群众如鱼得水,被激起热情的群众,纷纷开垦弃地、荒山地,不断扩大中草药的种植规模,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据统计,近三年,北山村90%的村民都在种植中草药,每年发展面积达350多亩,并可持续利用附近山上的野生药材面积150余亩,年生产干草药100多吨,大部分产品远销台湾等地,中草药鲜草占领宁德城关及附近乡镇的市场,年纯收入80多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二分之一强,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今年初,村药材加工厂还从台湾引进鹅草等经济效益高的药材新品种,进行试种获得成功,明年将在全村推广。
二、另一种思路
连日来,家庭主妇雷顺招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忙活着,晚上加班加点整理中草药鲜草,白天就到宁德市区忙药材鲜草的销售,一天下来,多的时候可以赚上150元,少则也能赚50来元,从时下到农历的重阳节,每月都有15天时间有这样的收入,在不占用家庭主劳力的情况下,一年至少也有6000余元的收入。村支书钟华杰告诉笔者,发展中草药对资金、劳动力等的要求不高,在北山村,妇女们或加工整理药材,或肩挑手提地出售草药,或替别人管理药材,或给加工厂打工,成为农村脱贫致富中的一道亮点。
钟华杰深有感触地说,北山村药材业发展的另一个亮点是,充分发挥了“农闲经济”的作用,使得村中无闲人,人人都赚钱。这一点笔者在采访中得到印证。
第一个将孩子送往城里读书的中草药种植大户蓝桂钦,5年前因为家庭灾变,一穷二白,这几年靠发展药材致富后,还种起草莓,与别人合股办起了种猪场,一人干好几样农事,而他却不显得忙。因为地里的鱼腥草等药材,去冬下种,今冬收成,而且这些野生中草药生命力强,管理简单,因此并不耽误农忙时间,其他农活照样可以干成。
据了解,北山村目前种植的近80种中草药中,60%以上的品种种植和收获时间都可以在农闲季节完成,而且村药材加工厂的生产时间也大都在农闲季节,也能吸收村里剩余劳动力,这样,群众把原来最容易白白浪费,也最容易孳生赌博、打架等不良现象的农闲时间,都用于发展经济。据悉,中草药适合山地生长,不占用农田,几年来,全村都没有因为发展药材而减少种粮面积。
(2004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本书从概况、乡村今夕、红色历程、经济变迁、文化传承、人物春秋等6个方面,系统反映了闽东畲民百年间前行不息的坚实步履。
阅读
相关人物
吴辉东
责任者
黄郑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