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码头官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14
颗粒名称: 二、码头官司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21-23
摘要: 光绪末年,猴墩村雷氏畲民家族和八都镇的木际村王姓汉人家族打了一场官司。以往,猴墩每年有数千担茶叶从八都镇岚尾港木际码头落船,经霍童溪,出三都澳,驶往福州。同时,猴墩商人又从福州置办杂货运回八都镇。雷志波当然是不能容忍这种不平事的,由他牵头一连几纸诉状,告到了宁德县衙,状告木际村王姓非法设卡,强取豪夺他人钱财。此事激起闽东、浙南畲民的公愤,在族众的资助下,钟良弼从县至省反复呈控,此案最终由福建巡抚李殿图审理。随后,亭址在原址上退后3丈,重新建成。此事感动了木际王姓家族,雷志波的大度和豪爽赢得了人心,木际、猴墩两村所有的恩恩怨怨均已冰消云散。世世代代和睦融洽,雷王两姓修起了百年之好。
关键词: 畲族 码头 官司

内容

猴墩村世代流传着这样的一则掌故:
  光绪末年(1900年左右),猴墩村雷氏畲民家族和八都镇的木际村王姓汉人家族打了一场官司。
  木际是一个古村,俗谚云:“先有木际,后有八都”;王姓是一个旺族,拥有田庄山林者,比比皆是。以往,猴墩每年有数千担茶叶从八都镇岚尾港木际码头落船,经霍童溪,出三都澳,驶往福州。同时,猴墩商人又从福州置办杂货运回八都镇。一路江海,船只往返,货物起降,都得经岚尾港木际码头。于是,木际村王姓族人便在码头上私设关卡,征收码头占用费。木际村人多势众,猴墩畲民势单力薄,不敢开罪王姓,近半个世纪来,大量的银元白白流入了木际村王姓家族的囊中。
  雷志波当然是不能容忍这种不平事的,由他牵头一连几纸诉状,告到了宁德县衙,状告木际村王姓非法设卡,强取豪夺他人钱财。此时的猴墩雷氏虽有一定的经济势力但却缺乏政治影响,几年来用于诉讼费的银元,可以盛放几个箩筐。这些银元还不如打水漂子,还能激起一点点涟漪。
  泥牛入海的诉讼伤透了猴墩畲民的心,人们想起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嘉庆七年(1802年)福鼎县童生钟良弼赴福宁府考秀才,县书王望年串通生监,诬指畲民为“犬养”和“贱民”,将钟良弼赶出考场。此事激起闽东、浙南畲民的公愤,在族众的资助下,钟良弼从县至省反复呈控,此案最终由福建巡抚李殿图审理。李殿图主持公道,伸张正义,钟良弼才获胜诉,并考中第20名秀才。此事被编成长编畲族山歌《钟良弼》传唱于闽、浙畲区,深入村村人心。此事也载入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编修的《福建通志》。[陈寿祺《重纂福建通志》,卷140,《国朝宦绩·李殿图条》。]
  百般无奈的雷志波想起了福州府的族亲雷铭勋知县候选,他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衙门八字开,不走官路进不来。于是,他特修书一封,专门请村里的几个能言善思的青年人,日夜兼程,赶赴福州。闽中知县候选雷铭勋见了书信,很是同情。他告知送信人说,区区小事,无足挂齿,只要将我雷府的灯笼提一对回去便可了结。送信人将信将疑地提起一对书写着“雷府”两字的大红灯笼,连忙启程回家。
  送信人掌着这对雷府大红灯笼,舟行顺水,陆走追风,一路畅通。回到八都镇岭头猪母石时,已是夜深。只见那一对红彤彤的灯笼在浓重的墨色夜幕中游动着,犹如两只巨兽的双眼,闪着威严勇猛的光芒。沿岸的木际村王姓汉人望见了红灯笼上那“雷府”赫然大字,便奔走相告。他们又惊又怕地说,猴墩人请来了老虎,老虎是会伤人的。
  次日,八都镇岚尾港木际码头仍然是一片繁忙,但是,那设立数十年之久的非法关卡却自然而然地销声匿迹了,猴墩茶人舒心地透出了一口气。见到此景,雷志波平心静气地点燃了一铜管水烟,猛猛地吸了几口,他终于可以舒眉展眼,开怀一笑了。夜间,他特办了一桌酒席犒劳这些为猴墩茶人做了一件好事的年轻人。席间,他若有所思地反复念叨一句话:事在人为!事在人为!
  雷志波曾见到村间道路坎坷泥泞,行人多有不便,便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独资修通了2华里石板道路,直接闽坑堡的官道,便利村里村外茶人的往来。码头官司了结后,雷志波着意出资在闽坑堡的乡道上建一座凉亭,供往来的商旅歇息纳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座造型美观的凉亭坐落在塔头岭上。
  凉亭落成的当天凌晨出现了怪事,附近木际村的公鸡均哑然失声,不能打鸣。木际村王姓家族十分惊异,建筑凉亭事关风水,莫非亭子压住了正穴,这将会给木际村王姓家族的未来带来凶险。关于码头风波,王姓家族记忆犹新,他们不敢轻易动粗弄武来硬的,而是推举了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老亲临猴墩村,与雷志波等人协商。雷志波以畲家独有的礼仪款待了木际客人,而且当场决定拆除凉亭,再延请地师,重新选址,并与木际王姓合议,征得认可。
  随后,亭址在原址上退后3丈,重新建成。自此,木际、猴墩两村均相安无事。此事感动了木际王姓家族,雷志波的大度和豪爽赢得了人心,木际、猴墩两村所有的恩恩怨怨均已冰消云散。从此,运茶送货的雷姓茶人常常在王家歇息,王家均尊为上客,以茶饭款留;寻亲访友的王姓村民若偶尔在猴墩停留,雷家则奉为嘉宾,以酒菜酬酢。世世代代和睦融洽,雷王两姓修起了百年之好。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