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饮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315
颗粒名称: 三、饮食
分类号: K892.3
页数: 2
页码: 191-192
摘要: 雷姓族人主食大米,杂粮有甘薯、小麦、高粱、小米、玉米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茶为自产,酒多自酿。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关键词: 福安市 饮食 风情习俗

内容

雷姓族人主食大米,杂粮有甘薯、小麦、高粱、小米、玉米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茶为自产,酒多自酿。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一)乌米饭
  乌米饭为农历三月三和节庆时食用。乌米饭的制法,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到布袋里,连袋放到铁镬里,加适量的水熬汤,让它释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袋里叶渣,将精选的糯米泡进汤汁里,几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后门坪等村流传三月三制、吃乌米饭习俗和纪念族内英雄雷万兴有关(详见民间故事雷万兴)。
  (二)菅叶粽
  菅叶粽,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分龙节时食用。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黄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菅粽供敬祭祖宗外,还用以馈赠亲友。后门坪等村流传端午节家家户户制作菅叶粽,除自己吃用外,还以此馈赠亲友。
  (三)糍粑
  糍粑,春节、端午节、“七月半”、重阳、冬节、大年三十(除夕)祭祖等节庆日都要制、吃糍粑,尤其是重阳节和大年三十制糍粑最为普遍,后门坪、廉岭、春雷云、牛三湾、谢岭下、彩花桥、岩下、瓜溪莫不如此。吃糍粑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福安市雷氏志》

本书从福安市雷氏千百年来,在福安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聚集了三百多个族姓,其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姓氏有69个,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6个,福安雷姓人口居全市第七位。全志分设迁徙聚居、谱牒、宗祠、传统文化、人物、文献辑录等六个章;各章节内容横排竖写,以记述历史和现状为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