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宁德市文化工作总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240
颗粒名称: 2005年宁德市文化工作总结
分类号: G127.573
页数: 5
页码: 261-265
摘要: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我市文化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根据市委一届十一次会议和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文化厅有关工作部署,致力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提高,致力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致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宁德市 工作总结 2005年

内容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我市文化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根据市委一届十一次会议和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文化厅有关工作部署,致力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提高,致力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致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组织举办文艺活动,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1、精心组织举办好各项全市性的文艺活动。组织举办“崛起的宁德”、“诚信宁德”、“6.28”招商节等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举办了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少儿文艺专场演出和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陈笳独唱音乐会”、“王信聪、宋香菊夫妻迎春画展”、“宁德市少年儿童民族器乐大赛”、“酷酷小童星”选拔赛、“全市反腐倡廉歌曲大赛”和“宣传水利法知识竞赛”等文艺活动。
  2、倾心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先后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到寿宁犀溪乡和大唐电站建设工地举办送文艺下乡和慰问重点工程建设者文艺演出活动,选派艺术骨干30多人,对17所农村艺术教育薄弱学校分别进行音乐、舞蹈、美术、写作、剪纸、版画、摄影等科目的艺术扶贫。召开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工作现场会,组织举办第二届农民电影节,并承办全省农村电影现场会。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费45万元,购买电影机赠送各县(市、区)。在全省率先购置了一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数字化进程。我局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农村电影工作组织奖,还有1位同志被授予先进个人奖。
  二、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开发,城乡文化条件进一步改善
  市政府安排资金1000万元,完成了市艺术馆续建工程。组织对市电影公司电影城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争取市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补助乡镇文化站建设。在达标图书馆评比中,福鼎、蕉城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福安、古田、屏南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
  组织举办了机关、企事业窗口单位礼仪礼貌等规范行为培训和舞蹈、艺术鉴赏等艺术培训;继续举办女子形体训练班、艺术等级考试。
  三、加大文艺创作力度,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1、戏剧创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完成大型畲族舞蹈诗《天罡赋》的创作,组织专家召开脚本题材论证会。组织全市剧作者创作了《双喜同归》、《临水夫人》、《渌水亭》等剧作,参加福建省第23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活动,其中林之行的《双喜同归》,钟孟恭的《临水夫人》两部剧本入围。召开了全市戏剧工作会议,确定由古田闽剧团创排闽剧《临水夫人》,争取由柘荣越剧团编排一台小戏小品,寿宁北路戏剧团整理传统折子戏《烫火碗》、《断桥》,由古田、蕉城闽剧团联合编排闽剧《林聪》等剧目参加23届全省戏剧会演。组织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骨干人员赴福州观摩《贬官记》、《董生与李氏》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剧目。
  2、文学、舞蹈、音乐等创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少儿舞蹈《哈娃戏线狮》获得全国“花儿朵朵”少儿音乐舞蹈比赛金奖,畲族歌舞团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五届全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获得“十佳”编导奖。推荐少儿优秀歌手,参加中国第六届少儿卡拉OK电视大赛福建赛区选拔赛,分别获得幼儿组、少年组2块金牌、1块银牌、4块铜牌、2个优秀奖和7个辅导奖的好成绩。歌曲《你是我的至爱亲朋》、《中国的太阳》和《等你回家》参加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分别获得金、银、铜奖,歌曲《我自豪,我是纪检监察人》获全省反腐倡廉征歌比赛一等奖。编辑完成《多彩的山海》散文诗歌集和市歌作品的后期音乐制作工作。恢复《采贝》文学期刊,复刊的第一期将在2006年春季出版。出版了歌曲集《平原上的树》、随笔集《体验与旁观》、报告文学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我市作者创作的一批文艺作品也在省内外刊物和比赛上发表、获奖。同时,还组织参加全省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省第二届灯谜艺术节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深入开展。市畲族歌舞团春节期间应邀到澳门开展交流演出,市少儿艺术团应邀赴香港参加庆“七一”大型文艺交流演出活动。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1、强化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召开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和网络文化协会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组织开展“第七届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周”和“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以打击盗版、净化音像市场为目标的清理整顿音像市场行动、净化网吧网络游戏专项行动、歌舞娱乐场所防范新型毒品集中整治行动和“清理整顿游戏机经营场所行动周”等活动,对网吧、游戏机、歌舞娱乐场所和音像制品经营场所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联合工商、公安部门开展取缔无证照经营文化场所行动,保持文化市场管理的高压态势。按照“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发展方向,调整网吧布局,促成17家网吧加盟连锁经营。组织对蕉城区歌舞娱乐场所业主、禁毒联络员、现场经理、领班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提高他们守法经营的意识。
  2、强化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举办二期全市文化市场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文书档案培训班,强化内务管理。组织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交叉检查活动,促进我市文化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就出动市场稽查人员12250人次,开展联合行动3次,检查游戏机、网吧、音像图书等经营场所1350家(次)、取缔无证“黑吧”2家、立案查处违规经营行为720起,处以行政处罚460家(次),责令停业整顿44家、吊销“许可证”2家,处罚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经营网吧410多家(次),有效维护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五、文物、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
  1、文物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县级文保单位15处,公布文物点178处。分别召开全市文物工作和文物地图集审稿会议,完成了全省文物地图集初稿的会审工作。分别配合市人大和市政府对各县(市、区)两年来贯彻落实人大《决定》、保护文物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完成了涉台文物调查,编辑出版我市文物保护单位集成书籍《文明的足迹》,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福安狮峰寺内古建筑进行保护。配合做好温福铁路宁德段沿线文物考古和境内缴获走私文物的保护工作。举办了不可移动文物照片展和青少年文物书、画、影网上作品展等,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邀请省文物局专家,举办文物干部古建筑测绘培训班。
  2、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我局组织专家组认真审定并推荐畲族民歌等17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柘荣剪纸等4项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省级专家评定,霞浦畲族小说歌等10个类别16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起草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促进宁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送《宁德经济》刊发,扩大宣传面。与市直相关单位组织举办了霞浦县水门乡半岭村元霄畲族歌会和首届“东侨怀”畲族风情摄影大赛。组织人员参加在浙江景宁举办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艺术节。组织编写闽东畲族文化从书——《畲族民间故事》、《畲族文物》和《畲族歌言》,落实好抢救和恢复全市6个畲族文化站工作,全面促进民族民间文化有效保护。
  六、认真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
  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2004年底,在全市文化系统组织开展文化与出版工作调研活动,并于今年7月初召开全市文化工作理论研讨会。同时,把编制规划同市委组织开展的大文化调研活动结合起来,多次召开局机关科室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议,对规划初稿进行再充实、再提高。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由各县(市、区)文体局局长、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计委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征求意见会,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七、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和队伍素质的提高
  1、机关党员思想素质得到提高。按照市委和市委宣传部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部署,精心安排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和《党章》等必读篇目,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每位党员根据征求到的意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存在问题,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并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之间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性锻炼。广大党员针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原则,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我们还注重解决长效机制问题,为巩固发展教育成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得到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率达92%。
  2、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强化。以实行绩效评估为载体,组织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行政提速,服务发展”和政务公开活动,对外公开了行政提速服务承诺,缩减了行政审批时限,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局机关例会、公文处理和理论学习等制度,促进了机关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机关效能的提高。
  3、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新成立了市图书馆、博物馆机构,增加了市艺术馆人员编制,从四川引进两个艺术专业人才。组织开展全市文化与出版工作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在《三都港论丛》结集出版发行。引导市群众文化学会、图书馆学会和电影音像学会分别组织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八、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文化经费十分紧张,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市艺术馆内部装修需1500万元,除市财政拨款外,尚缺口500万元;创排畲族大型舞蹈诗《天罡赋》约需经费200多万元,由于专项经费不到位,创排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二是文化市场管理难度大,一些文化经营业主受利益驱动,出售非法音像制品、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屡禁不止,常出现反复。三是文化产业开发难以形成规模。由于受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群众文化消费的影响,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利润空间小,一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难度大。四是各级文化部门人员编制偏少,特别是文化行政执法部门人员严重不足,全市3000多家文化经营单位,仅靠33名文化稽查人员进行管理,常陷入管理上的被动应付局面。五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影响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克服和解决。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本书讲述了1993年至2008年,宁德市文化建设呈现出公益性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如期建成,实施艺术精品带动战略,加强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成果斐然;全市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创作大量文化新作品,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文化服务,成果显著。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