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痢疾防治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282
专题名称: 浦城县痢疾防治情况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133.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痢疾(主要是细菌性痢疾)是影响县传染病总发病率高低的主要疾病之一,解放后占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前列。1950~1988年,共发病27312人,死亡633人,病死率为2.3%。最高峰期为1951年,发病达3699.94/10万,1959年呈现第二个高峰,发病为690.84/10万,流行波及1963年。1964~1978年均不超过85/10万,1979年开始回升而突破100/10万,1985年为103.12/10万,1986年又下降为90.55/10万,1987年和1988年有所上升,分别为116.2/10万和126.4/10万。痢疾发病季节一般8~9月为高峰,年龄分布以幼儿居多。1977年,陈源村调查,发现20例中0~5岁占13例(55%)。1982年,县调查流行菌型,主要是福氏(28/30),其次为宋内氏(2/30),其它年份偶然也有检出鲍氏。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