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国民党反共军事围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156
专题名称: 粉碎国民党反共军事围攻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706.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民国28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浦城国民党反动派也蓄意制造摩擦事件,气氛日趋紧张。民国29年2月,仅浦西地区一夜就捕去中共党员和群众几十人,第二天早晨,就有十几人被杀害,并出示3天不准收尸。根据地的中共县委机关均遭袭击,中共组织从半公开活动转入地下秘密活动。 民国31年2月,国民党向闽浙边和建松政共产党抗日游击区发动第二次军事围攻。中共建松政特委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在仙山岗一带坚持游击活动。8月,日军占领浙赣铁路沿线的“围攻”军队撤走。同月,国民党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从建阳移驻浦城,又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围攻。12月10日,浦城县政府开始清乡,移民并村,企图割断人民群众与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但终不得逞。 是年,国民党加强对政府的控制。10月,建立浦城县党政秘密会议,每周举行一次,由县党部书记长章复心任主任委员。县政会议党部书记长亦参加。 民国32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对闽北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军事围攻,限6月底完成。公然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口号。采取“砍树焚林,联合搜山”,“封锁隘路,伏击山路”,“大村守,小村并”等手段,中共组织和游击队受到严重损失。中共浦城特区委书记黄李生在水尾丘遭到伏击,受伤被捕后被杀害。由于各级中共组织依靠人民群众作坚强后盾,虽遭重重包围,但一次又一次突围,并把国民党军队气焰打下去。 民国33年从1月1日开始,国民党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组织情报网,加紧特务活动,民国34年3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浦城召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联防会议,部署军事、政治“围剿”共产党。但浦城游击根据地在中共组织领导下,采取掩护发展的方针,武装退却、合法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发展革命武装,扩大武装活动区域。在抗日战争期间,浦城境内有36个支部、459名党员。 民国34年8月14日午夜,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报务员在收中央社电讯中,得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当晚《捷报》印发号外。次日晚,城区举行火炬游行庆祝。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放假庆祝,7时,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庆祝大会,9时,由防空队施放解除警报10分钟,下午4时,在盟军俱乐部举行茶会,招待英国代表团,下午6时开始,城区军民在公共体育场集合,然后各自提彩灯、灯笼或举火炬进行庆祝游行。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