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税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4020220001063
专题名称: 因地制宜税捐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59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民国29年6月开征米、麦、油类等物产出境运输手续费,米、麦每担收费1元,茶桐、茶油每担收费2元,年可收6.8万元,以因地制宜解决全县财政困难。民国31年7月1日起省令停收。民国35年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准许征收因地制宜税捐。民国36年9月,为筹集国民教育基金,征收米谷出境乐输捐。凡贩运米谷出境数量达300斤,均从价征收3%,年可征收13500万元。同时又以财政入不敷出,县政府提出征收纸、木、油、薏米、莲子、笋干、香菇特产乐输捐,经参议会议决暂不征收。10月,县政府又以“提高公教人员待遇”为名,提出征收纸、木、油、笋干土产乐输捐,从价征收3%。后经在城参议员座谈会讨论通过,月可征收1500万元。民国37年3月,省令停征米谷出境乐输捐,县以征收米谷特产税抵补。6月,省以米谷为人民主要生活必需品,令不得征收特产税。县又将纸、木、油、笋干特产税税率从3%提高至5%以抵补。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