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出处: | 《浦城县志》 |
唯一号: | 130834020220000805 |
专题名称: | 花生的发展历史 |
文件路径: |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
起始页: | 0343.pdf |
专题类型: | 经济作物、农作物 |
产地: | 富岭、盘亭等地 |
产量: | 县内于五代后周(951~960)开始种植,主要产地在富岭、盘亭等地。富岭种植的花生,果形细长,壳薄,每个花生果有3~4粒花生仁,多至5粒,称土籽花生,味香脆,多销往浙南和闽北各地。民国期间,以民国25年产量最高,全县种植面积4944亩,总产(花生果,下同)370.8吨。1949年全县仅种1214亩,总产73.9吨,1952年发展到1446亩,总产101.2吨。此后因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花生种植面积缩小,1956年全县仅种247亩,总产11.4吨。嗣后,年栽种面积不足千亩,而土籽花生工大产量低,仅一些农户少量栽种。1979年后,随着农民生活改善,栽种面积逐年扩大,1980年全县种植2639亩,总产142.2吨,1988年扩大到6547亩,总产354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