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卫生局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唯一号: 130831020220000065
机构名称: 南平市卫生局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013.pdf

机构描述

2002年,市卫生部门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医疗机构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实行二层领导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制以及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南平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进一步探索人事代理制,目前共有92人实行人事代理。市人民医院率先实行引资办医,改革产权制度,引进新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南平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人民医院年试行院长年薪制试点的改革做法与措施,受到省卫生厅和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药品集中招标釆购工作进一步扩大。近三年,在实行南平市区和部分县(市)医保定点医疗单位试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共采购品种达525种,价值达5500万元以上,实际让利给患者2163万元。南平市直医疗机构2001年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为全省最低比例的设区市之一,仅次厦门。全市城市医院岀院病人平均费用和门诊病人平均费用,为省属与九个设区市的第九位和第十位,城市医疗费用属全省最低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全市现有社区卫生机构48个,加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105210人,建立健康档案44582份,为社区群众提供便利、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受到广大市民欢迎。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有86个乡镇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初保级卫生健目标,受到省卫生厅表彰。 ——医疗机构创等达标质量管理上一台阶。全市12所综合性医院,1所达“三乙”标准,5所达“二甲”标准,4所达“二乙”标准:10所中医院,2所达“二甲”标准,7所达“二乙”标准。5家妇保健院(所)标准,29所乡镇卫生院达-甲标准。 —— 卫生执法力度明显加大过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认真做好酒楼、宾馆,学校食堂、食品批发市场的的卫生执法监督,开展了饮料、蔬菜、大米、粮油制品、调味品、桶装饮用水的专项整治,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猪肉市场、农贸市场的抽检,积极参与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 ——加大医疗市场清理整顿。强化医疗质量监控,严格医厅机构和从业人员准入,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行医。在2001年取缔119家非法行医后,2002年5月份又依法吊销不合格个体医354户“执业许可证”,并加强对未通《职业医师法》考试合格的个体开业医的清理整顿,提高医疗市场服务质量,确保广大群众就医安全有效。 ——公民无偿献血有新突破。大力开展公民无偿献血目的意见的宣传,提高广大市民无偿献血知识水平,不断组织专家对市中心血站和五个中心血库进行管理质量检查,并将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纳入医院质量考评,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全市完成无偿献血人数逐年提高。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南平年鉴2003》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