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履峻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唯一号: 130830020220000282
人物姓名: 徐履峻
人物异名: 字:蓬山;化名:崇德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1354.pdf
出生年: 1897年
卒年: 1928年
籍贯: 崇安大埠头村

传略

字蓬山,化名崇德,崇安大埠头村人。历任中共崇安特别支部书记和中共崇安县委书记,福建省委候补委员。民国16年(1927)9月到浦城岱后建立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兼任办事处书记。随后在岱后三将军庙召开崇浦边区30多人的代表会,会议确定成立边区农民协会和以造纸工人为主的工会。领导工人举行为加工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罢工斗争。同年冬在岱后培养并发展10名共产党员,建立起浦城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次年3月12日,崇安县城举行“蜡烛会”(即一年一度的贸易大集市)。徐履峻决定组织崇安的东乡、北乡和浦城的西乡以及崇安安少亮和浦城王德有两支农民队伍,携带土枪、土炮进城武装示威。由于组织不严密,走漏风声,国民党崇安县政府准备镇压。徐履峻得到情报,迅即将走到半路的队伍阻回,避免损失。第二天,国民党崇安县政府即以“阴谋暴乱”为名宣布解散农民协会,派出军警四处搜捕农会领导人和共产党员。同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指示:“闽北党要加快步伐,组织农民暴动,以配合闽西和全国的斗争”。徐履峻决定用民众会名称代替农民协会,作为暴动的基层组织。浦城各村农民协会即改为民众会。接着,崇安东、西、北近百个村庄和浦城西部20多个村庄请铁匠锻造武器。仅崇安北乡和浦城西乡就置有土炮500门、土枪近千支。民众会会员开展秘密练武活动。徐履峻决定在同年7月1日以崇安际下为中心,以安少亮带领的1000余名农民为先锋,发起总暴动。由于安少亮动摇,暴动日期推迟,中心移到崇安北乡和浦城西部地区。徐履峻到浦城岱后三将军庙召开会议,重新部署暴动前的准备工作。同年9月28日,徐履峻领导的以崇安上梅为中心的暴动,取得胜利。10月1日,在上梅召开各地民众代表会,到会有3000~4000人,浦城有500多人参加。会上宣布成立民众局,作为领导武装机构。履峻自任局长,并宣布暴动纲领。几天内浦城西部纵横百里的暴动区域揭竿而起。同年10月15日,徐履峻部署1000多人袭击浦城驻山下民团部,缴获步枪10支,取得胜利。国民党当局大为震惊,派出卢兴邦部1个团和浦城吴鼎年民团共1000余人分4路围攻崇浦起义区。徐履峻率领崇安东路民众队员打退多次进攻,缴枪20多支,但北路防线被突破,直趋上梅。履峻在民众局指挥战斗,弹尽牺牲。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专题

书记
职位
书记
职位
补委员
职位
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