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655
人物姓名: 郑南升
人物异名: 字:文振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93.pdf
籍贯: 潮州潮阳县

传略

郑南升 郑南升,字文振,潮州潮阳县人。“绍熙中朱子倡道东南,与郭叔云同往从之”(《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九)。《文集》无书信问答,唯卷四五《答廖子晦》书十六云:“《韩文考异》袁子质、郑文振欲写本就彼刻版,恐其间颇有伪气,引惹生事。然当一面录付之,但开版事须更斟酌耳。若欲开版,须依此本别刊一本《韩文》方得,又恐枉复劳费工力耳。”此乃讨论《韩文考异》的刻版问题,书成于庆元三年(1197),刻版应在其后。时廖德明当宦寓广东,与袁、郑两人相知,故与之讨论,事当在郑南升已从学朱熹而回到潮州之后。 《语录姓氏》列其为癸丑(绍熙四年即1193)所闻,为《饶录》第二十五卷。《语类》卷一一八《训门人六》有训南升三条。第一条云:“拜先生讫,坐定。先生云:‘文振近看得文字较细,须用常提掇起得惺惺,不要昏晦。若昏晦,则不敬莫大焉。’”(P2853)同卷潘植录云:“郑文振能平心看文字,看得平正周匝,只无甚精神。如立之,则有说得到处。如文振,无甚卓然到处,亦无甚不到处。”(P2853) 《语类》中有郑文振问疑25条,其中有原为武夷精舍的门人,绍熙四年(1193)又续学于考亭的万人杰录“文振问‘物者,理之所在’”(卷十五P284)一条。绍熙四年从学于考亭的游倪录“文振问‘贫而无谄’一章”(卷二二P530);同年,林恪录“文振问‘尽己之谓忠’”(卷二一P487)一条;叶贺孙录三条(卷二一P495、卷三四P884、卷四三P1097);潘时举、潘植同录“文振说‘仲弓问仁’”(卷四二P1070)一条。其中又以潘时举录最多,共14条(卷二三P533、P542、P552、卷二四P571、卷二六P647、卷二七P702、卷二九P731、P744、卷三十P776、卷三六P949、卷四二P1084、P1095、卷四三P1099、P1108)。以上诸人,除叶贺孙从学考亭时间较长,不易定其所录具体在何年外,余者均为绍熙四年(1193)与郑氏同学时所录。 据《语类》考察,郑南升在庆元四至五年(1198—1199)之间还曾第二次从学于建阳考亭。卷五二有沈侗录“文振说浩然之气”一条(P1243),卷一三九有吕焘录“夜来郑文振问‘西汉文章与韩退之’”(P3300)一条。据《语录姓氏》沈侗录在庆元四年以后,吕焘录则在庆元五年。 郑南升所录师语,涉及同门问疑的则有汪正甫、㬊渊、赵至道、潘时举、杨至之等人,而汪氏等五人均于绍熙四年(1193)在考亭从学(参上述诸人本条所考)。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