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时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651
人物姓名: 潘时举
人物异名: 字:子善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90.pdf
籍贯: 台州临海县(今属浙江)

传略

潘时举 潘时举,字子善,台州临海县(今属浙江)人。“从晦庵游,有闻必记。其辨析六经疑义及问学大端,多为师门称许”(《宋元学案》卷六九)。 《文集》卷六十有《答潘子善》书十一通,其中书三、五、七、十为答问长卷,余为短札,书十一乃朱熹约其前来考亭相聚。书云:“此间朋友亦有十余人,颇有讲论之益,然亦皆不能久留也。不知秋冬间能率诸同志一来,为旬月之集,以尽所欲言者否?”书四则写于潘时举离开书院之后。书云:“比奉从容累月,别去不胜怅惘。……此间朋友去多来少,早晚亦且讲论如常。但精力愈衰,愧无警切之功耳。” 潘时举从学朱熹的时间,《朱子语录姓氏》录其癸丑(绍熙四年即1193)以后所闻,为《池录》第十二卷。《朱子语类》卷一一四载潘时举自录云:“先生问云:‘子善别后做甚工夫?’时举云:‘自去年书院看《孟子》至《告子》,归后虽日在忧患中,然夜间亦须看一二章,至今春看了,却看《中庸》。’”(P2761—2762)从文意看,潘时举曾在两年中连续两次到“书院”——考亭沧州精舍问学。而从所录在绍熙四年(1193),则文中所言“去年”,应指绍熙三年(1192)。《语类》中于潘时举在绍熙三年首次问学,也有蛛丝马迹可寻,如卷三有潘时举录“蔡行夫问事鬼神”(P50)一条,卷七又有潘录“元兴(周明作)问‘礼乐射御书数’”(P128)一条,考《语录姓氏》,蔡、周两人即从学于绍熙三年。 庆元二年(1196),潘时举曾第三次到考亭求学。《语类》卷二有董铢录“先生论及玑衡”(P19),文中有潘氏的发言。卷二二董铢录“吴问‘信近于义’”(P521),卷六五董铢录“问伏羲始画八卦”(P1619),文中潘氏也参加了讨论。卷八一董铢又录有两条“子善问”(P2111、P2130),据《语录姓氏》,董铢录在庆元丙辰(庆元二年即1196),此应为录于两人同门之时。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