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居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611
人物姓名: 刘居之
人物异名: 字:宽夫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67.pdf

传略

刘居之 刘居之,字宽夫,生平里籍未详。《朱子语类》中分别有叶贺孙、潘时举、潘植三人录刘居之问疑七条。其中叶贺孙录四条,分别为卷五一“居之问:‘取之而燕民悦’”(P1229);卷五三“刘居之问‘知皆扩而充之’”(P1291);卷五五“居之问‘广居、正位、大道’”(P1315);同卷“居之问《孟子》”(P1317)。潘时举录一条,卷五三“刘居之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1291)。潘植录两条,均载卷五五“居之问‘广居、正位、大道’”(P1315),“因居之看‘好辩’一章”(P1319)等。据《语录姓氏》,叶录在绍熙二年(1191)以后,二潘所录均为绍熙四年(1193)。而以卷五五中前后分别有叶贺孙和潘植所录“居之问‘广居、正位、大道’”内容大同小异的条目而考之,实为刘居之同一次问疑之时,叶、潘两人均在场,事后记录内容略有差异而已。以此论之,则刘居之最早从朱熹学,应在绍熙四年(1193),地点在建阳考亭。 《文集》中朱熹与刘居之无书信往来。《续集》卷六《答储行之》书六则载:“昨日刘居之相访,具言麻沙事体,云一种贫民至有饿而死者,闻之恻然。”储行之,晋江人,庆元间任建阳令,因与朱熹友善而受牵连降官两级。此书约写于庆元三年(1197),此为刘居之第二次从学的唯一线索。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