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602
人物姓名: 刘砥
人物异名: 字:履之;号:存庵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59.pdf
籍贯: 福建长乐县

传略

刘砥 刘砥,字履之,号存庵,福建长乐县人。祖嘉誉,字德称,“受业李延平”;父世南,“受学林拙斋,与吕东莱友善”。刘砥“十岁通九经、传记,缀词赋,兄弟并登童子科。又叹曰:‘此不宜专习。’因遍取伊洛诸书读之,往受业于朱子。……朱子修《礼书》,公豫编次。以时方攻道学,益无复仕进意,年四十五卒。”(《道南源委》卷三) 《朱子语录姓氏》录刘砥“庚戌所闻”,为《饶后录》第十卷,时在绍熙元年(1190),此为刘砥从学可考的最早年号。《语类》中有数条刘砥录均在是年。如卷十四刘砥、徐寓同录“问知止而后有定”(P279);卷十五又记两人又录“问格物须合内外始得”(P296);卷二一载刘砥录“林一之问‘贤贤易色章’”(P502);卷二二“问礼乐之道”(P519),同录者为刘砥、童伯羽、陈淳、徐寓。据《语录姓氏》,徐寓、童伯羽、陈淳均为庚戌(绍熙元年即1190)所闻,而林一之(易简)、徐寓、陈淳均为朱熹守漳弟子,由此可知,刘砥初学朱熹地点应在漳州。 刘砥从学于建阳考亭,《语类》中可考者是在庆元四年(1198),卷中有沈侗于是年所录数条可证。一为卷四“履之说‘子温而厉……’”(P79);二为卷二七“曾子答门人说忠恕”,文中有履之的提问;三为卷二九载“履之说子文文子”(P733)。 《文集》中关于刘砥从学于建阳考亭可考者,为庆元五年(1199)四月,朱熹所撰《跋刘司理行实》,文中云:“长乐刘砥与其弟砺相与来学,累年于兹,更历变故,志尚愈坚。”卷五九有《答刘履之》书一通,内容为抒发别后想念之情。此外,刘砥兄弟曾助朱熹编校《礼书》。《文集》卷四五《答廖子晦》书十六云:“礼书入疏者,此间已校定得《聘礼》以前二十余篇,今录其目附去。彼中所编,早得为佳。此间者也送福州,令直卿与刘履之兄弟参校,写成定本,尚未寄来。”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