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530
人物姓名: 陈文蔚
人物异名: 字:才卿;号:克斋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12.pdf
出生年: 1154年
卒年: 1239年
籍贯: 信州上饶

传略

陈文蔚(1154—1239) 陈文蔚,字才卿,号克斋,信州上饶人。“因同乡余正叔(大雅)得师朱子。其学以求诚为本,以躬行实践为事。以著《尚书解注》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书成赋诗云:‘水饮已忘三月味,囊中真乏一钱储。屡空本是我家事,赢得闲身且著书。’”(《宋元学案》卷六九) 曾录戊申(淳熙十五年即1188)以后朱子语录一卷,为《池录》第三卷,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现存约70多条。其中卷九八“问‘向日曾以《西铭》仁孝之理请问’”(P2526),下文有其同郡徐子融的发言,为两人于淳熙十五年同时问学于武夷时所录。《文集》卷五九则有《答陈才卿》短札十六通。 陈才卿最早从学于朱熹是在淳熙十一年(1184)九月,随同乡余大雅拜师于武夷精舍。陈氏《克斋集》卷五有《甲辰九月初访晦庵先生,大安道中和余正叔韵》律诗一首,即写于此次从师之后的归程之中。诗云: 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 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 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 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陈文蔚也是建阳考亭沧洲精舍的门人。《语类》中有“才卿问”五条,分别见载于卷十六(P360)、卷五六(P1330)、卷六三(P1525)、卷七六(P1955)、卷一百(P2551),均为沈僴所录。据《语录姓氏》,沈僴录在戊午(庆元四年即1198年),则是年陈文蔚与沈侗应同时问学于建阳。同时从学者还有郭友仁,《语类》卷一一四《训门人二》,有训文蔚九条,其中前七条为郭氏所录。卷一三九又录“才卿问《韩文》”(P3305)一条。据《语录姓氏》,郭氏所录亦在戊午。此外,沈侗录“才卿问‘伯夷是中立而不倚’”(卷五六P1330)条中,有庆元五年(1199)从学于建阳考亭的长乐刘用之的发言,卷六六记陈文蔚、沈僴又同录“刘用之问坤卦”,由此可知,庆元四至五年,陈文蔚均在建阳考亭从学。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