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扬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528
人物姓名: 包扬
人物异名: 字:显道;号:克堂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110.pdf
籍贯: 建昌军南城
亲属: 包约;包逊
非亲属: 陆九渊

传略

包扬 包扬,字显道,号克堂,建昌军南城人。与兄包约、弟包逊均师从于陆九渊(1139—1193)。“象山卒,先生率其生徒诣朱子精舍中,执弟子礼”(《宋元学案》卷七七)。但据《朱子语录姓氏》所录,包扬录为癸卯、甲辰、乙巳(1183—1185)所闻,则包氏兄弟在陆象山逝世之前十年已师从朱熹。 考《象山年谱》(载《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六),淳熙九年(1182)秋陆九渊赴京任国子正,一直到淳熙十三年(1186)十一月得旨主管台州崇道观为止,均在京为官,故包显道从学于朱熹必在淳熙九年(1182)象山入京之后。《文集》卷五五《答颜子坚》书云:“七月九日,某顿首复书颜君足下,包显道在此,数称吾子之贤,每恨未获一见。”《文集》卷八十《建昌军南城县吴氏社仓记》云:“淳熙辛丑,熹以使事入奏,因得条上其说,而孝宗皇帝幸不以为不可,即颁其法于四方……是时南城贡士包扬方客里中,适得尚书所下报可之符以归。”据《朱子年谱》卷二,“诏行社仓法于诸郡”,乃淳熙辛丑(1181)“十二月二十四日奉旨颁行”,传至崇安,应在次年,此时正好包扬在五夫里,即所谓“方客里中”而非门人。后武夷精舍建成,方从学于此。《语录姓氏》录包扬最早为癸卯(淳熙十年即1183),则应在是年四月武夷精舍建成之后无疑。 《文集》卷五五有《答包显道》短札两通,对包氏兄弟反对读书讲学而笃信超然顿悟的思想予以批评。《文集》卷五一《答曹立之》书一云:“包显道辈仍主先入,尚以读书讲学为充塞仁义之祸”,故清黄宗羲评价说:“包显道、详道、敏道,同学于朱陆,而趋向于陆者分数为多。”(《宋元学案》卷七七) 包扬也是建阳考亭沧洲精舍的门人。《语类》卷一一九《训门人七》有训包扬三条,均黄义刚癸丑(绍熙四年即1193)以后所录。首条云:“包显道领生徒十四人来,四日皆无课程。先生令义刚问显道所以来故,于是次日依精舍规矩说《论语》。”(P2867)庆元三年(1197),包扬又一次到建阳考亭,黄义刚录训包扬第二条“先生谓显道曰:‘久不相见,不知年来做得甚工夫?’”下文有林夔孙录“包显道侍坐,先生方修书”的记载。据《语录姓氏》,林夔孙录适在庆元三年。此外,《语类》卷一〇七叶贺孙录“季通被罪,台评及先生”,下文有“先生初亦欲与经营,包显道因言‘祸福已定,徒尔劳扰’”(P2669)的记载,由此可知蔡元定被谪道州编管之时,包扬也在建阳考亭。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