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徐昭然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515
人物姓名:
徐昭然
人物异名:
字:子融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097.pdf
籍贯:
信州铅山
传略
徐昭然,字子融,信州铅山人。《宋元学案》卷六九云:“朱子与蔡季通书谓,铅山徐子融老成有守,尝作《小学》,欲延之家塾,为诸子师范云。”(原文见《续集》卷二《答蔡季通》书七一) 徐昭然从学于朱子,乃朱熹北上,途次铅山候命之际。陈文蔚《克斋集》卷三《书子融遗事》云:“先生(按,指朱熹)有朝命过铅山,因见之永平驿,语不合,拂衣而去,人谓其不复来矣。先生辞免后旨宿留玉山道中,忽散其生而至。文蔚时侍先生,先生偕至玉山,留止月余,自此一再登门。”据《朱子年谱》,朱熹生平曾数过铅山,一为淳熙六年(1179)正月赴南康军任;二为淳熙十五年(1188)三月启行,赴延和殿奏事;三为绍熙五年(1194)七月召赴行在奏事。考《文集》卷五九《答陈才卿》书十四云:“正叔、子融相聚累日,多得讲论。甚恨才卿独不在此也。……《启蒙》所载为有发于《易》,他则别成一家之学。季通近编出梗概欲刊行,旦夕必见之。”据《年谱》,《易学启蒙》编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三月,则徐子融从学于朱熹的时间,当远在淳熙十三年之前,而以淳熙六年(1179)为近。而淳熙十三年朱熹与余大雅(正叔)、徐子融“相聚累月”的地点,当在武夷精舍。 《朱文公文集》卷五八有《答徐子融》书四通。书一赞其“志气刚决”,“痛快直截,无支离缠绕之弊”。书二赞其“志趣操守非他人所及”。 《语类》卷七四载:“黄子功问:‘何以不言圣人之德业?’”(P1883—1884),卷九八“问‘向日曾以《西铭》仁孝之理请问’”(P2526)两条内,均有徐子融的发言,记录者为陈文蔚,应为陈氏与徐子融同时从学于武夷精舍时所录。以《语录姓氏》考之,时在淳熙十五年(1188),此为徐子融第二次从学于武夷精舍之时。 徐昭然也是朱熹考亭沧洲精舍的门人。《文集》卷五九《答陈才卿》书四云:“子融去岁在此讲论,多不合处。”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将此书定为庆元元年(1195)(见该书第387页),则徐昭然曾于“去岁”即绍熙五年(1194)从学于考亭沧洲。《语类》卷十三有叶贺孙录“徐子融问‘水火,明知其可畏,自然畏之……’”(P226),即本年所录。 庆元五年(1199),徐昭然曾再至考亭续学。朱鉴编《诗传遗说》卷五有本年续学于建阳的蔡元思(参“蔡念成”条)录一则,“徐昭然问:‘先生去《诗序》,似使学者难晓。’”朱熹回答:“正为有《序》,则反糊涂。盖《小序》后人揣料,有不是处多。”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