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85
人物姓名: 虞集
人物异名: 字:伯生;号:道园;邵庵先生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112.pdf
出生年: 1272年
卒年: 1348年
籍贯: 四川

传略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后人称邵庵先生。他祖籍四川,侨寓崇仁,自少师事吴澄。吴澄任国子监丞时,他是国子助教。吴澄去职后,不久他亦辞去。后累官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读学士等职。曾领修《经世大典》,著作有《道园学古录》。元后期,虞集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四人被尊为海内文宗,明人评论说:“天历以来,海内之所宗者,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硕、乌伤黄公晋卿及先生(指柳贯——编者注)四人而已。”③同时,虞集又与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元诗四大家,自目其诗如“汉廷老吏”。由此可以想见其诗文在当时的知名程度。作为吴澄的入室弟子,虞集在理学方面亦有很深修养。其治经,一以朱子为尊,元明善曾评论说:“(虞)集治诸经,惟朱子所定者耳。”④他也自觉认同于儒家的道统:“今吾学之所讲,其书《易》《诗》《书》《春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其道则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所以明其道者,颜、曾、思、孟、周、程、张、邵、朱之言也。”⑤对理学所重视的“四书”予以充分肯定:“夫‘四书’者,实道统之传,入德之要。学者由是而学焉,则诸经可得而治矣。”⑥同吴澄一样,出于对乡贤的敬仰,他对陆九渊的心学不乏好感。对于朱陆异同,他持论甚平,一方面肯定朱子对圣人之学有集大成之功,另一方面又指出陆九渊“超然有得于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之旨,其于斯文,互有发明,学者于焉可以见其全体大用之盛”⑦。他认为朱陆教学虽有小异,但不影响他们同为圣人之徒:“乃若陆先生之学,前代诸儒盖未之有也。朱氏之起,与之相望扶植斯文者,岂不重且远哉。然而入德之门容或不同,教人之方容有小异,其皆圣人之徒也。”①后来黄宗羲说朱陆“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②。虞集已发其先声。像吴澄一样,虞集理解的心学也不是专指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而只是泛指古代的治心之学。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