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78
人物姓名: 姚燧
人物异名: 字:端甫;牧庵先生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093.pdf
出生年: 1238年
卒年: 1313年

传略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后人称牧庵先生。时人柳贯曾评价说:“乃若先正许魏文正公之在吾元,实当世祖皇帝恢拓基图之始,倡道明宗,振起来学。一时及门之士,独称集贤大学士姚公燧为能式纂厥绪,以大其承。”“他日良史执笔以传儒林,则公在文正之门,岂直侪之游、夏而已也。”②这是说,姚燧在许衡门下最能光大其学。子游、子夏在孔门以文学称,姚燧在元代号称文章大匠:“为文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春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盖自延祐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③但柳贯认为,姚燧在许门的地位非子游、子夏在孔门可比,这是因为,姚燧虽擅长为文,但对于理学也有很深造诣。姚燧的著作为《牧庵集》。姚燧对《易》情有独钟,认为《易》所讲的是天人合一之道。他发挥《易传》感通化育的思想,提出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甚至人能改造自然的观点:“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阴阳妙合,万物化生。天地固以和应矣,何应非感?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皇极茂建,两旸时若。圣人固以中感矣,何感非应?应者非先,感者非后。天地、圣人,盖相为因成尔。”“阴阳阖辟,我转其机;寒暑推迁,我总其运。”“吾之道无非天地之道,吾之宜无非天地之宜。”④姚燧用气化解释自然,用道化解释人事,道能主宰气,而圣人又能掌握道:“有道斯有气。道降而气,其在天地则为阴阳之运,其在圣人则为中节之和。气统于道,其在天地则为阴阳之粹,其在圣人则为未发之中。天地以气运,则有上下交通之妙,气即道之流行焉耳;圣人以道运,则有材成辅相之功,道即气之主宰焉耳。”“大抵有气化之泰,有道化之泰。气化之泰,一天地之和也;道化之泰,一圣人之中也。若不相关也,而实相因;若不相与也,而实相为用。”“成气化之泰者在天地,而开道化之泰者在圣人。”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