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71
人物姓名: 陈淳
人物异名: 字:安卿;北溪先生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033.pdf
出生年: 1153年
卒年: 1217年
籍贯: 漳州龙溪

传略

陈淳(1153—1217),字安卿,后人称北溪先生。漳州龙溪人。全祖望说“沧洲诸子,以北溪陈文安公为晚出”⑥,朱子于绍熙元年(1190)出任漳州知州时,陈淳始得受教,朱子告知“凡道理皆从根原处来穷究,方见得确定,不可只道我操修践履便了”①,使陈淳“日求其所未至”②,他对朱子思想的理解也是在其后十年中完成的。十年后于朱子临终前三月,陈淳再次见朱子,朱子以为“如公所学,已见本原,所阙者下学之功尔”,从十年前要他“不可只道我操修践履便了”,到临终前又有“安卿更须出来行一遭。村里坐,不觉坏了人”的叮嘱看③,这个所缺的“下学之功”,并不只是个人的操修践履,而是指整个的行道。“下学只是放阔去做,局促在那一隅,便窄狭了。”④尽管此后陈淳努力拓展,“无书不读,无物不格”⑤,但际遇所致,基本上仍是保持着以前的状态,在家乡做着训童先生。直到朱子逝后十余年,漳州守赵汝说有招,陈淳始由训童转为讲学。陈淳在长时期学习朱子思想的过程中,对于朱子与其他儒家学者的论辩当然是了解的,但在福建地区,朱学影响巨大,陈淳于讲学中并不会感受到多元思想的挑战;加之他长期是居村训童,思想的对话性更弱。但是嘉定九年(1216),陈淳待试中都,以及归过严州,始强烈地受到陆学的刺激,恰遇严陵郡守郑之悌延请他讲学,故很自然地作出了回应。“淳叹陆、张、王,学问无源,全用禅家宗旨,认形气之虚灵知觉为天理之妙,不由穷理格物,而欲径造上达之境,反托圣门以自标榜,遂发明吾道之体统、师友之渊源、用功之节目、读书之次序为四章,以示学者。”⑥陈淳在人生的最后一年,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但未上任而卒。可见,严州四讲,以及同时撰成的“辩学”文章,尽管构成了陈淳推进朱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陈淳一生的训童与讲学生涯中,这显然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由此而断定他推进朱学的整个工作都具有强烈的门户意识,显然不太中肯。而且事实上,陈淳的辩学,由下文所论可知,固然是在与陆学、浙学争门户,但更确切地说,也是在争思想与砭时弊。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