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53
人物姓名: 黄道周
人物异名: 字:幼玄;号:石斋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312.pdf
出生年: 1585年
卒年: 1646年
籍贯: 明漳浦铜山

传略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明漳浦铜山人,是一位集易学家、理学家和书画家于一身的著名大师。他在理学方面的成就,被前人誉为“明代闽学之殿将,影响后学甚大”①。曾先后在福州、余杭大涤山和漳浦等地讲学,四方学者云集。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败亡。黄道周以一代大儒的身份,肩负起了匡扶明室,募兵抗清的重任,不幸于清顺治二年(1645)十二月在江西婺源战败被俘,翌年三月五日就义于南京。 《清史稿·礼三》:“道光二年(1822)诏刘宗周,三年汤斌,五年黄道周,六年陆贽、吕坤,八年孙奇逢,从祀先儒。”②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