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49
人物姓名: 杨时
人物异名: 号:龟山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308.pdf
出生年: 1053年
卒年: 1135年
籍贯: 宋南剑州将乐县

传略

杨时(1053—1135),中立,号龟山,宋南剑州将乐县人。先后师从二程,是著名的理学家。北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历官州县、任秘书郎、著作郎、左谏议大夫、工部侍郎等。杨时的著述,今存宋刊本《龟山语录》,和明清两代所刊《龟山集》刻本多种。在理学发展史上,杨时与游酢载道南归,开道南学统,对程朱理学的发展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杨时从祀孔庙,通常被认可的时间是明弘治八年(1495)。《明史》载:“成化二年(1466),追封董仲舒广川伯,胡安国建宁伯,蔡沈崇安伯,真德秀浦城伯。……弘治八年(1495),追封杨时将乐伯,从祀,位司马光之次。”①杨时获从祀孔庙的地位,实际上最早是在元末,而不是后人所说的明代。《元史》载:“至正十九年(1359)十一月,江浙行省据杭州路申备本路经历司,……我朝崇儒重道之意,度越前古。既已加封先圣大成之号,又追崇宋儒周敦颐等封爵,俾从祀庙庭,报功示劝之道,可谓至矣。然有司讨论未尽,尚遗先儒杨时等五人,未列从祀,遂使盛明之世,犹有阙典。”他们对杨时的评价是:故宋龙图阁直学士、谥文靖、龟山先生杨时,亲得程门道统之传,排王氏经义之谬,南渡后、朱、张、吕氏之学,共源委脉络,皆出于时者也。②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