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11
人物姓名: 刘爚
人物异名: 字:晦伯;号:云庄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222.pdf
出生年: 1144年
卒年: 1216年
籍贯: 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亲属: 刘炳
非亲属: 吕祖谦;朱熹

传略

刘爚(1144—1216),字晦伯,号云庄,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历官山阴县主簿,连城、闽县令,为官清正。“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去害,知无不为。”①乾道六年(1170)正月,与其弟刘炳同时从学朱子于寒泉精舍。乾道八年(1172),兄弟二人又因朱子之荐,从学于吕祖谦。 “庆元党禁”期间,复随朱子读书讲学于武夷山中,并创云庄山房于武夷五曲。 嘉定四年(1211),入朝任国子司业,奏告皇帝,批评“庆元党禁”是“指道为伪,屏其人,禁其书,学者无所依乡”,因此,乞罢伪学之诏,“请以熹《白鹿洞规》颁示太学。取熹《四书集注》刊行之。”②在为朱子理学恢复名誉、存道卫统方面,刘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故居建阳马伏,有其创建的云庄书院。著作有《云庄集》,已佚。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

相关专题

主簿
职位
县令
职位
县令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