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鉴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305
人物姓名: 郑鉴
人物异名: 字:自明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212.pdf
出生年:
卒年: 1179年
籍贯: 福州连江(今福建省连江县)
亲属: 陈俊卿
非亲属: 朱熹

传略

郑鉴(?—1179),字自明,福州连江(今福建省连江县)人,陈俊卿次女婿。少为太学诸生,与陈傅良交往密切。试进士不第,以释褐仕于朝。历官国子正、史馆编修、著作郎和台州教授。在朝以直谏敢言,屡抨击近习权幸如曾觌、王抃而著称。 淳熙三年(1176)二月,访朱子于建阳寒泉精舍,从此往来关系密切。朱子与友人往来书信中每提及郑自明。淳熙六年(1179)二月,朱子在铅山候命之时,又得与郑鉴见面。 淳熙六年(1179年)七月,郑鉴不幸逝世,消息传来,朱子悲痛不已。自述云:报及郑台州之讣,执书惊愕失声,何天无意于斯世,而偏祸吾党如此之酷?痛哉!痛哉!①又作《祭郑自明文》,充分肯定其在朝的政论,认为他“凛乎其有古争臣之风”。文曰:故友台州史君大著郑兄自明之灵曰:……伟哉,自明之为人!……盖自其布衣,而已有忧天下之心;其揖让人主之前,则直欲排佞倖之朋而折其角。其言明白切至,磊磊落落,愤激峻厉,峣峣岳岳。明主所为虚心而嘉叹,群公所为变容而骇愕。善类所为喜幸而心开,邪党所为戚嗟而气索。伟哉,自明之为人!凛乎其有古争臣之风。②祭文还追溯了二人之间的友情:“君惜过我寒泉之滨,一语定交,情义日亲。逮上饶之草次,语宵分而更仆。”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

相关专题

编修
职位
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