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传记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图书
唯一号: 130821020230000437
图表名称: 杨时传记
起始页: 0470.pdf
结束页: 0470.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K825
关键词: 杨时 传记

内容

按本传,公姓杨名时,字中立。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二程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程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卒,时闻之,设位哭寝门。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深一尺矣。时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张舜民在谏垣荐之。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 召为秘书郎,累官工部侍郎。兼龙图阁直学士。已而告老,以本官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卒年八十三,谥文靖。 其在东郡,所交皆天下士,皆以师礼事时。暨渡江,东南学者咸推重焉。时浮沉州县四十有七年,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王氏经学,排靖康和议,使邪说不作。而朱、张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云。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本书分为朱子论、后学论、书院论和前贤论四个专题。“朱子论”内容涉及朱子的理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道统观、道德观、孝道观、社会治理与社会教化等方面。“后学论”主要论述宋明时期的朱门后学,如黄榦、陈淳、陈宓等理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继承和弘扬朱子学方面的贡献。“书院论”主要探讨朱熹及其后学所创建的书院在推动朱子学、推动闽台书院文化建设及其发展中的作用。“前贤论”主要探讨有关朱子的前辈学者,如杨时、游酢、李侗等人相关文献的考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