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 阴阳 五行 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55
颗粒名称: 一气 阴阳 五行 万物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61-62
摘要: 本文探讨了存在全部由气所构成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发展,特别关注了宋代儒家哲学对此思想的思辨和体系化。朱子继承并发展了张横渠和二程子的理论,通过逻辑思考确立了关于气的中国性思辨体系。文章还讨论了气与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关系。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大凡存在全部由气所构成这样的思想,绝非开始于宋代的想法,汉代的道家的书籍《淮南子》等中,那个学说已经被相当详细地叙述。以后,那个看法,可以说作为常识,一直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之间代代相传。但它特别成为儒教哲学的思辨对象,被纳入哲学体系的原理里,乃是由于宋代的二程子及张横渠,尤其是张横渠。朱子在这方面继承张横渠及被以为受横渠之影响的程伊川的理论,通过逻辑的彻底地思索之,确定了关于气的中国性的思辨的可以说最好的[体系]。“天地以生物为心,譬如用甑蒸饭那样,气自下向上滚又滚下,一个劲儿在内部滚,便蒸得熟。天地只是包含许多气在里面而无出处,滚一番便生一番物。天地的活儿只是生物,这一点,与必须有各种各样的应接的人不一样。即便说‘为心’,也不是说切切然去做(生物)。”(《朱子语类》五三)存在的东西全由气所构成。气具体说的话,则为瓦斯状、空气状的物质。也有将气考虑为原子论性的东西的观点,但这恐怕不能成立。气运动不止,这就是所谓的“动静”。气处于“动”的状态时,即运动程度大的时候,将它命名为“阳”;处于“静”的状态时,即运动程度小的时候,将它命名为“阴”。不是有阳之气、阴之气这样不同的二气。气的某部分、某状态,适应观点,就成为“阴之气”“阳之气”。阳之气凝聚而成为木、火二个元素,阴之气凝聚而成为金、水二个元素,这四者内再增添“土”就是“木、火、土、金、水”,这就是普通所说的“五行”。其中土这个元素是特别的元素,它处于其他四个元素木、火、金、水每一个元素之中,是使四行各自作为自身而存立的可以说像卤水似的东西,或者像核似的东西。就是说无论是木还是金,其中如果不包含土,则木或者金就不能作为木、金而成立、显现。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