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横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44
颗粒名称: 张横渠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7-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横渠(1020—1077)是一位具有非凡气质的儒家学者,从小就对军事有浓厚兴趣。他在范仲淹的引导下转向儒家研究,并逐渐成为一位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辞职后专注于写作和思考,写出了代表作《正蒙》。他致力于复兴古礼,改变关中风俗,并试图实施井田制以实现三代之治。尽管他的努力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张横渠(1020—1077),名载,今陕西省西安之西的郿县之横渠镇人。小时候双亲见背,然具有非凡的气质,尤其喜好议论军事。十八岁,时恰当西夏的李元昊不断入侵宋朝之际,希望建树伟大的功勋,而会见范仲淹叙说其抱负。了解他之气量的范仲淹晓喻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岂以兵为事”,而且赠予《中庸》一册。在此时,他幡然立志于道。但是,最初的时期,热衷于佛教和道教思想的研究,但不久去都城见程氏兄弟(同张载是亲戚),于此时开始完全抛弃异学。这一时代,由于异民族的屡屡入侵,绝不是平稳无事。又,提起范仲淹,则是缔造北宋之可谓极盛期的名臣中的名臣。这个范仲淹指导横渠的话,的确应该说是特征性的。从原始儒教以来,儒教虽然各式各样地改变面貌,但贯穿儒教历史而不变的东西之一,就是力之否定、军事之蔑视。
  不久,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当上了地方官,又被任命为宫中的编撰官。后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辞官归乡,每日静坐于一室,“伏而读,仰而思,若有所得,即便在夜中,也要秉烛而书之”,写出了代表作《正蒙》。据说他是个刚毅之人,努力复兴古礼,因此关中的风俗为之一变。又认为假如要实现三代(夏殷周,中国的黄金时代)之治,无论如何也必须从土地制度的改革开始,于是与同志们一起买进土地,把它区分为井田,尝试先王遗法的井田法的实施。为了实施井田制的研究好像非常精练,但没有实现其志而含冤死去。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