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和用的严格区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839
颗粒名称: 体和用的严格区别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3-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伊川的仁说在朱子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仁与爱的区分。伊川认为孝悌是实践仁的开端,但并不等于仁本身。伊川的思想态度是分析的、思辨的和逻辑的,与哥哥明道的浑一、直觉的态度形成对比。伊川强调“思”的重要性,并从中发展出了格物说,对后来的朱子学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朱子 研究 哲学

内容

但是,可以说伊川的仁说的前半,即对仁〓爱的批判方面,后来作为所谓朱子学的集大成的独特思想的一个要素来考虑时,则具有重大的意义。他断然地分开爱与仁,以为相对于前者是已发之“情”,后者则是未发之“性”。仅仅这一点,也许不能具有充分的意义。但是,若参照后来在朱子那里最终被整理为下列的范畴系列来考虑的话,就能够认识:应该说朱子学之可谓核心的逻辑,此时已经大致明确地形成了。
  假如以常见的例子说,[不妨看]《论语·学而篇》第二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此条最后一句,在朱子学,读为“行仁之本”,决不读为“是仁之本”。像该条的朱子注所明说的那样,这是根据伊川的逻辑。像仁是体,爱是用那样,这个场合,仁是体,孝悌是用。孝悌作为对双亲的爱,是最大的爱,因此可以说孝悌是实践仁的开端,是实行仁之本。但是,把不过是情、不过是用的孝悌,说成是性、是体的仁,是那个仁之本,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相比哥哥明道之学问的、思想的态度是浑一的、直觉的,弟弟伊川是分析的、思辨的、逻辑的,这是公认的。伊川强调“思(致知)”这样的事情。例如,即便作为为了克服人欲的方法,也强调“思”这件事,说“学莫贵于思,唯思能窒欲”(《二程遗书》卷二十五);“天下物皆可以理照”(《二程遗书》卷十八),这是他的信念。从这里产生了后来的朱子把其作为先驱的他的格物说。关于这一点,打算在后面朱子那一章里涉及,而像这样的伊川的分析的态度,在仁说里,仁和爱也被区别。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朱子学与阳明学》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的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