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朱子涵养工夫的研究需要深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346
颗粒名称: 一 朱子涵养工夫的研究需要深入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的思想中,涵养工夫非常重要。朱子的工夫论主要来自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理论。涵养工夫和致知被称为朱子工夫的“两轮”,突显了其重要性。然而,对于朱子涵养工夫的内容、方法以及其在朱子工夫论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也需要关注涵养工夫与其他工夫的关系、涵养工夫内部之间的关系,以及朱子晚年涵养工夫是否发生了转向等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朱子的工夫论,必须重视对朱子涵养工夫的梳理,特别是从“中和新说”到朱子晚年涵养思想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南平市 涵养工夫 研究

内容

朱子重本体,更重工夫,但朱子思想的落实最终是在工夫论上。朱子工夫论的基本架构是继承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两大工夫进路而来,涵养与致知被称为朱子工夫“翼之两轮”,可见涵养工夫在朱子工夫论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然而,对于朱子涵养工夫的内容、方法以及涵养工夫在朱子工夫论中具体居于什么位置,其重要性是如何体现的,则需要进一步追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涵养与致知是朱子在“中和新说”时期就确立的两个基本为学进路,又因鹅湖之辩是朱陆二人围绕“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展开的,所以学界认识朱子涵养工夫的地位也多从涵养与致知的关系入手。缺少对涵养工夫与其他工夫的关系的关注。但是不能否认,涵养工夫与其他工夫的关系、涵养工夫内部之间的关系都是定位涵养工夫在整个工夫论中的地位的重要参照,而这需要做专门的梳理与考察。并且,根据历史上提出朱子晚年涵养工夫发生了转向,是否真的有变化,如何变化也是需要专门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通过对朱子涵养工夫做脉络化的梳理才能知晓,同时还要对朱子涵养工夫与其他工夫的关系做脉络化梳理才能知晓。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朱子涵养工夫思想的研究对以上问题并没有十分重视,对朱子涵养工夫研究的结论多停留于“中和新说”阶段,缺少对朱子涵养工夫做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与意识。以中国港台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为代表,他也认为:“(朱子)40岁中和新说后,持守、居敬、主静工夫为定论。”①若以牟先生此观点为据,显然没有讨论朱子40岁后涵养工夫的必要,但如此则无法解决学界的诸多争论,对朱子涵养工夫的认识也是不够完整的。因此,要了解朱子涵养工夫的全貌不仅要对“中和新说”之后朱子涵养工夫的思想发展做动态考察以完整梳理出朱子涵养工夫的整体脉络,还要重视朱子40岁之后特别是晚年时期涵养思想的最终结论。也就是说,要全面了解朱子的工夫论,朱子涵养工夫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要对朱子涵养工夫有全面的把握,就应该重视对朱子涵养思想的脉络梳理,特别重视“中和新说”至朱子晚年涵养思想发展的整个脉络,同时也要系统地、动态地考察朱子涵养工夫之间的关系、涵养工夫与其他工夫的关系,如此才能对朱子涵养工夫有较为完整的、准确的把握。

知识出处

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朱子涵养工夫为研究对象,将朱子涵养工夫的发展分为中年、中晚年、晚年三个阶段,梳理出朱子涵养工夫思想发展的大体脉络和发展历程。全书围绕朱子涵养工夫的内容、涵养工夫内在的关系以及涵养工夫在朱子工夫论中的地位三个角度对朱子涵养工夫进行了考察;从脉络发展的视野厘清朱子涵养工夫的内容和思想地位;从学术史论辩的视野探寻朱子涵养工夫的特点;从工夫论的确立到完善的动态考察探求朱子涵养工夫思想背后的心性论的建构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对朱子的修身涵养理论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研究,也对学术史上关于朱子涵养工夫的诸多判定和争议进行了检查。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