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睎颜”到“学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815
颗粒名称: 一 从“睎颜”到“学颜”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323-3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颜回在历史上一直以崇高的形象出现,并被不同学派学者所推崇。宋代思想家率先提出“睎颜”说,指出学习颜子在成就圣贤中的重要意义。周敦颐和二程等理学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颜子的认识,将“学颜”思想作为指引儒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宗旨。颜子被认为代表了儒学前进方向,对于理学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关键词: 朱子 哲学思想 颜回

内容

与孟子地位前抑后扬、毁誉相伴不同,颜回一直以崇高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早期重要思想著作如《庄子》、《易传》皆给予颜子很高评价,特别是汉代扬雄提出了学习颜子为儒学目标的“睎颜”说,大大凸显了颜子在儒学中的独特地位。扬雄在其重要著作《法言》中称,“睎颜之人,亦颜之徒也。或曰:颜徒易乎?曰:睎之则是。曰:昔颜尝睎夫子矣”①。扬雄认为,仰慕颜回的人,也就是与颜回同类之人,成为颜回那样的人并不难,仰慕效仿颜回就可以了。颜回成就之获得,也正是他仰慕效仿孔子的结果。扬雄作为儒学史上的重要人物,率先提出“睎颜”说,指出学习颜子在成就圣贤中的重要意义。宋代理学兴起之后,提出了“学颜子之所学”的口号,对“睎颜”思想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全面的阐发,促进了儒学向前发展。
  与对孟子存在“尊孟”与“非孟”两股对立观点不同,颜回在宋代思想家中获得了与孔子同样广泛的推崇,推崇颜子之学乃宋代学界之通义,持不同思想、政见者皆在此达成一致,如“新学”“涑水学”“蜀学”“事功学”等对颜回皆表推崇。颜回作为一含义广泛而极有深度的形象,凝聚了儒学的共同性根本性问题,不同学派学者皆从中找到所需资源。如居于宋代学术开创者地位的大学者胡瑗,就备加推崇颜回好学迁善改过的品质,认为这是颜回最难得处,是道德成就的根本途径。司马光、苏轼推崇颜回安贫乐道的生命境界,欧阳修则更推崇其好学精神。
  对颜子认识更为深刻自觉,高举“学颜”大旗的是周、程理学。“道学宗主”周敦颐在《通书》中高度评价了颜子,《通书·志学第十》章明确提出了“学颜子之所学”的思想宗旨,指出在追求人格成就的道路上,存在士、贤、圣三个层次,颜子以其不迁不贰的心性工夫,三月不违仁的大贤境界,指引了为学方向,树立了道德成就的标尺,赶上他则为贤,超过则为圣,即使不如他,也会有很好的道德声誉。“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①《通书》辟有“颜子”一章阐述颜子超脱世俗物欲的追求,洞见道体,自得其乐,达到亚圣境界。《通书·颜子第二十三》:“夫富贵,人所爱者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通书·圣蕴第二十九》②则特意讨论颜子境界远于贤而近于圣,独能悟圣人不言之义,与圣心相契无间,以自身默修实践工夫阐明圣学渊深之蕴,予后来者以无穷之教化。“然则圣人之蕴,微颜子殆不可见。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③不仅如此,周敦颐还将“学颜”这一思想授以二程,“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④“学颜”成为二程一生探究的根本,亦成为理学核心问题,二程不负师教,将“学颜”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皆向前大大推进。程颐十八岁所撰《颜子所好何学论》从哲理上深刻阐发了颜子之学的本质,明确提出了“学颜”这一为学主题,对当时思想界造成了很大触动。与周敦颐注重颜子所至精神境界不同,二程突出了颜子在“作圣之功”中不可逾越的矩范意义,甚至采用颜、孟比较的方式彰显颜子作圣之功的纯粹完善,强调学颜子之学是达到圣域的唯一途径,圣贤之学必须从颜子之学入手,“欲学圣人且须学颜子。”“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处。”①二程兄弟理学思想的创立,其实即是对“学颜”——学以至圣这一儒学根本命题的解答。此后朱熹在综合继承的基础上,对“学颜”这一命题给予了更完善的论述。“学颜”思想同样为陆、王心学所推崇,并在他们思想体系的创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陆、王皆肯定颜子是唯一能担负孔圣之学的传人,代表了圣学方向,特别通过颜、曾比较彰显了颜子尽传圣人道、学的独特性。“学颜”思想适应了理学的现实需要,对于理学数百年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理学发展始终有一根本任务,即如何以新的理论武器,重新振作儒学,夺回为佛老所侵占的思想领域主导地位。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必须借助历史学术资源。理学学者找到并重新诠释颜子,指出颜子之学在人格成就、为学之径、精神境地诸根本问题上树立了典范,代表了儒学前进方向。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朱子四书学概述、朱子道统说新论、经学与实理、寓作于述、《四书集注》文本与义理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