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小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7092
颗粒名称: 四 小结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573-574
摘要: 该文通过对栗谷理气之妙、理通气局、人心道心相为终始的考察,分析和阐述了栗谷哲学的相对于朱子的特点。栗谷吸收朱子等先儒们的理气之妙的思维,把“理气之妙”当作思维原则贯彻到哲学体系中,并以“理气之妙”来明确相对范畴的关系。
关键词: 栗谷哲学 朱子 理气

内容

以上,通过对栗谷理气之妙、理通气局、人心道心相为终始的考察,分析和阐述了栗谷哲学的相对于朱子的特点。
  在“理气之妙”上,虽然朱子也有理气之妙的思维痕迹,但没有提出“理气之妙”的表述。栗谷吸收朱子等先儒们的理气之妙的思维,把“理气之妙”当作思维原则贯彻到本体论、人性论等哲学体系中,并以“理气之妙”来明确相对范畴的关系,如理与气、心与性、性与情等范畴。这是栗谷相对于朱子的特征。
  在“理通气局”上,虽然朱子成就了“理一分殊”说,也具有“气一分殊”的思考痕迹,但是没有深层阐述具有“理通气局”内涵的理论。“理通气局”是栗谷的独创,这既是栗谷理气论的特点,也是朝鲜朝性理学深化发展宋明理学的表征。
  在“人心道心相为终始”上,虽然朱子也思考过人心和道心的相互转化问题,但是没有像栗谷那样,以理气论来阐释人心和道心,并提出“人心道心相为终始说”。
  综上所述,栗谷虽然继承了程朱理学,但是在展开过程中随处表现出“同中有异”的特征。本论文试图尝试以这种方式剖析和揭示中韩两国的人文内涵差异,加深对两国人文内涵的理解,对“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贡献绵薄之力。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的结项成果,并于今年被认定为是成果。近九十万字,吴震教授主编,由海内外中国哲学领域的一线学者组成的性团队合作分篇撰写,代表了当代朱子学研究的前沿的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红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