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理学思想的构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6893
颗粒名称: 杨时理学思想的构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30-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是程门高弟,传承洛学并排斥新学,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着重阐释其学术渊源、理本论构建、心性论、功夫论及圣贤期许。
关键词: 杨时 理学思想 硕士论文

内容

作为程门高弟的杨时,在传承洛学、排斥新学的学术活动中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重在阐释杨时的学术渊源、理本论的构建、心性论、功夫论及其圣贤期许。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杨时三个阶段的成学经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杨时对二程学说的保护和传承。杨时编订《河南程氏粹言》,整理《伊川易传》手稿,从文本上尽可能还原了二程学说的原貌。为了发扬洛学,杨时接续二程所表彰的四书系统,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看作是圣人传道之书。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杨时理学本体论的建构。杨时以“理”来解释周敦颐的“太极”,认为“太极”只是个自然之理。一方面,杨时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二分法来解释宇宙的生成;另一方面,杨时用“太极之理,以一函三”的三分法解释理在人伦规范中的作用。但仅“理”无法生化出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于是杨时引入张载的“气”来阐释现象界的形成和变化。理和气共同构成了整个世界,理比气更根本,气流行发用必须以理为准则。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杨时的理学工夫论。杨时的理学工夫是以大程收摄小程而来的。杨时继承了程颐的“格物”学说,他以外物、书本和己身为所格的对象,外物之多无法一一格尽,于是杨时将格物对象转为己身,主张养气、诚心。第五部分主要介绍杨时所描绘的圣贤气象。杨时圣贤气象的描述和其“理一分殊”的思想是互相关联的。他将“理一分殊”作为道德伦理的形上依据,并从体用关系的角度解释“理一”和“分殊”的关系。杨时更强调分殊,人们应当在心存理一的基础之上,根据各对象所处位分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圣人是生而知之,且能够依“分殊”而行的人。通过杨时对前人的评判,可见杨时所推崇的是不以外物撼动己心、和平安然的圣贤气象。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朱子学年鉴.2021》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9部分: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收录《融突和合论——中国哲学元理》《明清朱子学将是宋明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2021年度中国台湾朱子学研究成果简介》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倩
责任者
杨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