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类第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6459
颗粒名称:
分类号: B244.71
页数: 1
页码: 1817
摘要: 本文讨论了周敦颐的《通书》中“诚无为”章节,解释了“诚”的概念和“几”的意义,强调了“寂然不动”和“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的重要性。文章还探讨了“几”与“通”的区别,以及“入德莫若以几”的观念。
关键词: 周敦颐 《通书》 无为

内容

“‘寂然不动’者,诚也。”又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须知此,‘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以上,更有‘寂然不动’。”端蒙。
  “几善恶”,言众人者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也”,言圣人毫厘发动处,此理无不见。“‘寂然不动’者诚也。”至其微动处,即是几。几在诚神之间。端蒙。
  林问:“入德莫若以几,此最要否?”曰:“然。”问:“通书说‘几’,如何是动静体用之间?”曰:“似有而未有之时,在人识之尔。”㝢。
  几虽已感,却是方感之初;通,则直到末梢皆是通也。如推其极,到“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亦只是通也。几,却只在起头一些子。闳祖。
  “通书多说‘几’。太极图上却无此意。”曰:“‘五性感动’,动而未分者,便是。”直卿云:“通书言主静、审几、慎独,三者循环,与孟子‘夜气’、‘平旦之气’、‘昼旦所为’相似。”方子。
  问:“‘诚精故明’,先生引‘清明在躬,志气如神’释之,却是自明而诚。”曰:“便是看得文字粗疏。周子说‘精’字最好。‘诚精’者,直是无些夹杂,如一块银,更无铜铅,便是通透好银。故只当以清明释之,‘志气如神’,即是‘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之意也。”人杰因曰:“凡看文字,缘理会未透,所以有差。若长得一格,便又看得分明。”曰:“便是说倒了。”人杰。
  安卿问:“‘神、诚、几’,学者当从何入?”曰:“随处做工夫。淳录云:“本在诚,著力在几。”诚是存主处,发用处是神,几是决择处。淳录云:“在二者之间。”然紧要处在几。”砥。淳同。

知识出处

朱子语类第六册

《朱子语类第六册》

出版者:崇文书局

本书对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中作为宋、明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集成的人物、宋代理学家朱熹进行研究、展示朱子的学说与思想,以清光绪年间贺瑞麟校刻本为底本、进行校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