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语类第四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6039 |
颗粒名称: | 尧舜性者也章 |
分类号: | B244.71 |
页数: | 1 |
页码: | 1106 |
摘要: | 本文主要比较了《史记》中对于汤和武王的描述。作者指出,虽然两位君王都在反抗暴君,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武王的行动相对粗糙,而成汤则更为细致和进取。例如,在伐桀之前,汤只是平和地指出桀的罪过,而武王则多次纠正纣的错误,甚至达到极端邪恶。文章还对《史记》中关于汤放桀和武王斩纣的描述进行对比,并指出武王可能并没有惭愧之意。文章中还回答了一个关于言语的问题,并指出信言语是应该被相信的,但如果有意以言语来引导行为,那就是在进行有所为的行动。最后,文中提到圣人与法为一,己与天为一,而学者则需要通过行法等待命运的指引。整体来看,本文通过分析史书中对于汤和武王的描述,探讨了其行动的差异,并讨论了言语和行为的关系以及学者的角色与责任。 |
关键词: | 朱熹 尧 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