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仪礼》《书仪》及《家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942
颗粒名称: 五 《仪礼》《书仪》及《家礼》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3
页码: 15-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家礼》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礼仪指南书,包括“冠婚丧祭”四礼。除了《仪礼》的影响,北宋司马光《书仪》也对《家礼》的编纂有所贡献。《文中子·礼学篇》是早期将家族重要仪礼归纳为“冠婚丧祭”的例子。朱熹的《仪礼经传通解》对仪礼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并影响了后来的清朝考证学者。
关键词: 南平市 文献足征 仪礼

内容

《家礼》对每个家庭而言,是必要的仪礼,也就是“冠婚丧祭”仪礼的指南书。如上所述,除《仪礼》外,《家礼》还受到北宋司马光《书仪》的影响。其间的关系如下所述。
  其实,隋朝王通《文中子·礼学篇》是把家族的重要仪礼归纳为“冠婚丧祭”四礼的早期例子,并非自古有之。北宋程颐有云“冠昏丧祭,礼之大者,今人都不以为事”(《河南程氏遗书》卷18—232。校者按:后面的数字为条目数,下同),此语被收入《近思录》卷九,一般认为这对司马光《书仪》和朱熹《家礼》的构思均有所启发。40
  另外,在朱熹,其对包含国家仪礼在内的儒教仪礼之全体的整理,在其网罗收集三礼文献及其他记述的《仪礼经传通解》中得以体现。41这部《仪礼经传通解》对仪礼的综合性研究为后来清朝考证学者所继承,并发展为徐乾学《读礼通考》、江永《礼书纲目》、秦蕙田《五礼通考》等大型著作。42

知识出处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为朱子礼学思想的实践性著作,影响后世达七百年,深刻塑造了中华礼仪文明。本书为日本朱子学、礼学专家吾妻重二教授《家礼》学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分三编:文献足征、礼文备具、礼书承传,共十三章,广涉《家礼》版本、木主、深衣、日本《家礼》接受史等议题,融文献学、历史学、哲学于一炉,全面深入地揭示《家礼》在东亚的“漫游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