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贫贱不移的画家“八大山人”朱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403
颗粒名称: 七、贫贱不移的画家“八大山人”朱耷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175-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耷是明朝末年的画家,也是朱元璋的后代。他在清朝时期遭受迫害,选择隐居并改行为僧侣和道士。他的绘画作品以水墨花鸟和山水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艺术感染力。尽管贫穷困苦,朱耷坚守自己的原则,不随便为官僚权贵作画。他的艺术影响后世许多画家,存世作品有《杨柳浴禽图》、《水木清华图》和《河上花图》等。
关键词: 朱耷 朱元璋 画家

内容

朱耷(1626—1705年),江西南昌人。朱耷是朱元璋第十世孙,即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其祖父、父亲都擅长书画,因而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他天资聪颖,勤奋用功,少年时即以才气闻名。明王朝灭亡后,清朝大肆追捕朱明宗室成员,朱耷只好隐居奉新山,落发为僧。后又当道士,住持南昌青云谱道院。在谈禅说佛之余,擅长水墨花鸟,笔简意深;也画山水,意境冷寂,具有独特的韵味。60岁时开始署款“八大山人”,连缀似“哭之”或“笑之”的字样,题诗亦含义隐晦,寄寓亡国之痛。
  清廷在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后,为笼络人心,争取汉族文人的支持,开设了博学鸿词科,以吸引汉族士人。当时朱耷已年过半百,为坚持与清王朝不合作的态度,他经常在闹市中装疯卖傻。朱耷的绘画有很高的艺术境界,他把自己满腔的悲愤都倾注到绘画中,作品表现出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得到了世人称赞,人们以能得到他的画作为荣,甚至有人动武强迫他作画,但只要是达官贵人,不管对方怎样软硬兼施,他决不作画。他虽然以卖画为生,但视买家而区别对待:平民百姓要价低廉,有时只要给他一条鱼就能换一幅画;富商买画则随便涂鸦应付;官僚权贵索买千金难得。所以朱耷晚年穷困潦倒,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朱耷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朱耷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画对后世郑板桥、吴昌硕、张大千等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杨柳浴禽图》《水木清华图》《河上花图》等。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耷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