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敢于直谏的宰相朱敬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381
颗粒名称:
二、敢于直谏的宰相朱敬则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155-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人。他以辞学知名,崇尚节义,乐于助人,敢于直谏。在武则天称帝后,朱敬则不顾个人安危,勇敢陈言,对恐怖统治和冤狱现象表示忧虑,提出行仁政、重礼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因此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被任命为正谏大夫,担任宰相之职。他还多次提出调整赋税政策的建议,深受武则天的采纳。然而,他敢于为他人申辩而得罪了有势力的张氏兄弟,最终辞去相职。
关键词:
朱敬则
直谏
辞学
内容
朱敬则(635—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在今河南)人。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好学,以辞学知名。又崇尚节义,乐于助人,为时人称赞。唐高宗召他入京,当面考核,觉得确实名副其实,准备予以重用。由于中书舍人李敬玄从中作梗,只授予他洹水县尉的低职,后累迁为右补阙。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为加强对异己势力的防范,她运用恐怖手段大兴告密之风,一时酷吏横行,冤狱纷起,弄得人心惶惶。朱敬则不顾个人安危,慷慨陈言,以秦汉以来的历史教训,说明行仁政、重礼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武则天的称赏。不久迁为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执掌宰相之职。
当时官府赋税繁重,百姓生活艰苦,朱敬则多次提出调整赋税政策的有关建议,不少为武则天所采纳。深受武则天宠爱的张易之兄弟因与御史大夫魏元忠、凤阁舍人张说有矛盾,便设计诬陷两人。朝中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朱敬则直言上谏为魏、张两人申辩,由此得罪了张氏兄弟。于是他主动提出辞去相职。史称朱敬则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回家乡时只乘一匹马,子侄和随从都只能步行。他曾搜集魏晋以来君臣成败事例进行分析,编撰了《十代兴亡论》以供现实借鉴,又著有《五等论》等。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敬则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