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朱在后裔——考亭三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437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朱在后裔——考亭三房
分类号:
B823.1
页数:
4
页码:
144-1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朱在后裔,作为朱熹后裔考亭三大房中的幺房,向外拓展形成南、北两大主干,并衍生出众多朱在派紫阳朱氏支系的历程。主要介绍了松柏枝枝相覆盖和阶前梧叶已秋声两个典故,以及朱在后裔的家族繁衍和迁徙分布情况。
关键词:
朱在后裔
考亭三房
朱文公祠
内容
朱在后裔作为朱熹后裔考亭三大房中的幺房,西迁北徙,后裔兴旺,衍生出无数朱氏英杰,遍布华夏。朱在一派紫阳朱氏也没有长期留守建阳考亭,而是向外拓展,一支向西迁至福建本省的邵武开基,一支向北徙居浙江杭州武林,从而形成紫阳第三房朱在派的南、北两大主干,而后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出众多的朱在派紫阳朱氏支系,构成今日紫阳朱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松柏枝枝相覆盖
朱熹的三个儿子中,幼子朱在在当时职位最高,地位最显赫,家族最尊贵。朱在生于福建崇安五夫里,21岁时随父迁居建阳考亭。朱熹死后的27年即宝庆三年(1227年),朱在带着长兄朱塾的儿子朱鉴从建阳考亭迁居到建安县城。建安朱文公祠落成后,朱在住在文公祠侧,并在建安城文公祠居室门上写有一副对联:“筑室承先志,卜宅本贻谋。”后来,朱在去世后就葬在建安县城东永安寺后黄华山。据《建瓯县志》记载,朱在墓地明永乐年间曾被寺僧占据,到景泰二年(1451年),朱在八世孙朱沅诉于官府,才又重归朱氏族人。
朱在有四子:朱铉、朱钦、朱铸、朱铅。其中朱钦、朱铅早逝,朱铉和朱铸后裔,则子孙绵绵,世泽永长。
二、阶前梧叶已秋声
据《紫阳朱氏武林派宗谱》记载,朱在长子朱铉,字子玉,以荫授宣义郎,特差任安庆府太湖县知县,官赠朝奉大夫。朱铉共生四子:朱泾、朱源、朱湸、朱濂。
朱铉长子朱泾,字原清,以荫补登仕郎。
朱铉次子朱源有一子:朱中。朱中生朱琓,朱琓生朱景芳。
朱铉三子朱湸,字深渊,做过提督,自建安徙居盐官湖塘里,生二子:朱柟、朱桂。朱柟,字公材,又自盐官湖塘里迁凤岗镇,后又分出鹤墩等派;朱桂,字公芳,迁居小桃源,后又分出嘉兴、皂林等派。
朱铉四子朱濂,字深溪,生一子:朱栝。朱栝,字公实,徙居东乡全家庄,后又分出浮桥、河口等派。
朱铉长子朱泾,夫人李氏生二子:朱楫、朱〓。朱楫,字济川,官任杭州路推官,因徙居杭州。朱楫夫人林氏,生二子:朱爟、朱烛。其中,次子朱烛,传至第四世又避居海宁,后分成海宁西路场、东民灶二派。
朱楫长子朱爟,字文明,徙居盐官湖塘里,随叔祖朱湸而居。朱爟妻李氏,生二子:朱坤、朱世。朱坤,字载夫,娶妻许氏,生二子:朱釜、朱键。
朱在第九世孙朱朴,字彦诚,号诚斋,生于元朝至元五年(1339年)。明朝洪武初年,朱朴官任勘合,自盐官湖塘里迁居浙江杭州,主持杭州城的朱文公祠祭祀事宜,成为杭州朱氏始迁祖。杭州城有武林山,因而杭州旧又称武林。所以世人又称这支定居杭州主持朱文公祀事的朱熹后裔为武林朱氏。
武林朱氏始迁祖朱朴卒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葬在杭州武林山。朱朴夫人祝氏,生二子:朱芾、朱勉。朱朴长子朱芾无子;次子朱勉,生子源,过继给朱芾为嗣,主祀大宗。
据《紫阳武林派宗谱》记载,武林朱氏有许多成员又外迁立业,如第十七世朱锡常携子朱逢治迁衢州,朱锡瓒迁湖广,朱锡星、朱锡庚兄弟迁绍兴;第十八世有朱麟治等迁居福建;第十九世朱树奎等迁台州,朱树黄迁居诸暨,朱树业迁居平湖;第二十世朱文耀、朱文灿迁居江西;第二十一世朱廷陛、朱廷陞徙居广西;第二十二世朱祖玉徙居苏州。
朱在身后的三十几代后裔大多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广东、江苏、湖南等地。
朱铸,字子度,生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卒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初以荫授承奉郎,累官至朝请大夫、湖南转运使。娶妻刘氏,封夫人,生二子:朱沆、朱淮。
朱铸长子朱沆,字端凝,元初以荫补将仕郎,后官任建宁县主簿,卒年54岁。朱沆次子朱桦(1276—1328年),勤奋好学,勤俭持家,上奉双亲,下扶二弟,39岁时以荐授福建汀州路儒学教授,后升福建漳州路儒学教授,卒后赠承务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朱桦娶妻倪氏,有一子朱炘,读书有气节,曾经两任学官,升福建、江西省掾,后因故被贬谪任颍川县儒学训导,死于任上。
朱铸次子朱淮,元初任福建泉州路总管推官,曾在饶州路建朱文公祠,又建书院教诲子弟,奉承香火,传续道学,名重一时。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通过“紫阳朱氏溯源”“望子成龙的朱松”“穷经明理的朱熹”“忠孝诗书传家风”“理学宗师的后裔”“历代朱姓名人传略”“垂训后世”七章,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在
相关人物
朱铉
相关人物
朱濂
相关人物
朱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