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元、会、运、世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988
颗粒名称:
三、元、会、运、世说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456-4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认为社会历史的运动是循环的,遵循元、会、运、世的次序,每一会等于一万八百年。在开物时期,人物产生,属于寅会;在闭物时期,人消物尽,直到亥会。每个一元结束后,天地重新开辟。朱熹把历史分为好和不好的两截,认为三代是光明的好的时代,而秦汉到唐是黑暗的不好的时代。
关键词:
朱熹哲学
历史观
内容
朱熹把动静的运动看成是一个无端始的无限运动,是正确的。但他最终把动静关系引向循环论。“气运从来一盛了又一衰,一衰了又一盛,只管恁地循环去。”①气运是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循环,朱熹把这个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认为社会历史也是“一治必又一乱,一乱必又一治”②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朱熹继承了邵雍的历史循环表。对历史的循环作了具体的描绘。认为人类历史的变化是按照元、会、运、世的次序周而复始的。一元等于十二会,就像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会等于三十运,犹如一月有三十日;一运等于十二世,就像一日有十二个时辰;一世等于三十年,犹如一个时辰有三十分。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由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构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为一元。前一元与后一元相互衔接,便成为一个历史周期,循环往复。“第一会、第二会时,尚未生人物,想得地也未硬在。第三会谓之开物,人物方生,此时属寅,到得戌时,谓之闭物,乃人消物尽之时也。”③一会等于一万八百年,是说在宇宙开始的二万一千六百年时,这时还没有人和物;在第三会时,即经过了三万多年,才出现了人物,人们称此为开物时期。如果说第一会为子,第二会为丑,开物的第三会为寅,经过卯会、辰会、巳会、午会、未会、申会、酉会到戌会。即八万六千四百年为闭物时期,这时“人消物尽”,一直到亥会。开物需两会,闭物亦需两会,从子会到亥会,共十二会,为一元。“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辟。”①就是说,一元尽时,天地、世界消灭了,“便是天地之间都无了”②,又重新开始新的一元。
一元之中有“开物”和“闭物”,一元完了新的一元又开始。这是据邵雍《皇极经世》象数学的推衍。人类社会历史既按照元、会、运、世的序列运动,在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中,“有五六万年好,有五六万年不好,如昼夜相似。”③犹如昼夜一样,有光明(好),有黑暗(不好)。这便是朱熹所说的“半明半晦”④。朱熹似据此而把历史分为好与不好的两截。以三代是天理流行的光明的、好的时代;秦汉到唐是人欲横行的黑暗的、不好的时代。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朱熹生活的时代、身世和经历,朱熹的经济思想、政治学说,朱熹哲学的逻辑结构,朱熹的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