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3874 |
颗粒名称: | (三)宋以来学田、学粮的变迁 |
分类号: | B244.7 |
页数: | 12 |
页码: | 295-306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郡学始于北宋,起初规模较小,学田设立也较少。虽然在大观年间建立了学田图籍,但数量有限。直到南宋时期,由傅伯寿增设了较多的学田,并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
关键词: | 漳州 民风习尚 告讦 |
本书主要考察朱熹及其后学们究竟为当时的社会做了些什么,以及这些事情对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朱熹和他的学生们,有从政的经历,也有当平民的经历,他们在所谓的“行”的实践上,表现更多。鉴于此,作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朱子学,突破了从哲学视角研究朱子学的传统。与从哲学视角注重“想什么”不同,历史学更注重“做什么”。作者以自己所擅长的中国经济史和社会史领域,对朱熹及其后学在这两个领域的所作所为,做出了尝试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