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3868 |
颗粒名称: | (一)朱熹、陈淳等宋儒对于福建寺院的谴责 |
分类号: | B244.7 |
页数: | 3 |
页码: | 270-272 |
摘要: | 这段文本讲述了宋代对福建寺院经济的批评和谴责。由于福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寺院占据大量资源的现象,一些宋代知识分子和负责任的地方官员对寺院经济持批评态度。尤其到了南宋时期,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加剧,寺院依然占有大量土地和资源,与一般农民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朱熹等儒学者批评信仰佛教和寺院经济,认为其违背人伦和天理。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多次否定佛教,并在担任官员时通过劝谕榜告示士绅和民众,限制寺院和民间的行为,禁止停丧、私建庵宇、昼夜混杂 |
关键词: | 朱熹 寺院 谴责 |
本书主要考察朱熹及其后学们究竟为当时的社会做了些什么,以及这些事情对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朱熹和他的学生们,有从政的经历,也有当平民的经历,他们在所谓的“行”的实践上,表现更多。鉴于此,作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朱子学,突破了从哲学视角研究朱子学的传统。与从哲学视角注重“想什么”不同,历史学更注重“做什么”。作者以自己所擅长的中国经济史和社会史领域,对朱熹及其后学在这两个领域的所作所为,做出了尝试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