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30003766 |
颗粒名称: | 五、《礼经》 |
分类号: | B244.75 |
页数: | 2 |
页码: | 133-134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儒家的"三礼"指的是《周礼》、《仪礼》和《礼记》,是关于社会伦理和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周礼》依托周制,是关于政治制度设想的书籍。《仪礼》记述了周代贵族的礼节和仪式,可能是战国儒家作品。《礼记》是汉朝儒家的礼仪论文选集。朱熹相信《周礼》是周公的遗典,尊重《仪礼》但认为版本不完备。他计划著书《仪礼经传集解》,但未完成。他并不主张学生学习《礼》,认为其流传不全且容易迂腐。 |
关键词: | 朱熹 《礼经》 儒家 |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以理制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宋明儒学关于“理”“欲”关系论述的现代启示、改铸儒学的新需要、生于忧患,长于坎坷的大思想家、社会政治思想、理为“天地万物之根”的世界本原论、“天命”与“气质”相结合的双重人性论、唤醒天赋观念的“格物致知”论、克人欲、存天理 、“一中又自有对”的辩证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