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作者生平 内容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治家格言研习报告》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457
颗粒名称: 第一讲 作者生平 内容简介
分类号: B823.1
页数: 4
页码: 3-6
摘要: 本文讲述《朱子治家格言》是一篇重要的家训,作者朱柏庐先生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该文章旨在教导人们如何修身治家,其中包含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如早起、节约、勤俭、廉洁、温厚等等。文章中强调了家庭和睦、读书志在圣贤、心存君国等重要价值观,并告诫子孙不要贪图意外之财、饮酒过量、贪恋权力等。文章最后总结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包括保持质朴、顺时听天、读书志在圣贤等。
关键词: 朱子治家格言 研究 钟茂森

内容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一起来研读《朱子治家格言》。这一篇文章虽然很短,但是脍炙人口,流通非常广泛,清朝以来,孩童从小就开始诵读,大家都耳熟能详。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朱子其人。
  一听到朱子,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是南宋时代的朱熹。《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先生。他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又名用纯,字致一,所以这篇文章有时候也称为“朱柏庐治家格言”,或者“朱用纯治家格言”。
  朱子是昆山人,在明朝末年考取秀才。后来清军入关,他的父亲在抵御清军的时候遇难,此事对他震动很大,他决心像父亲那样,绝不屈膝,一定要坚持民族气节。所以他一直没有在清朝做官,一生潜心治学,专学程朱理学,并在自己家乡教授学生,提倡“知行并进”,也就是说学了一定要去实践,做到“学而时习”。
  他以礼自持,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本身就做到了知行合一。在临终的时候,他留给弟子们的遗嘱是“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十个字。这是朱子其人。
  他一生著作很多,除了《朱子治家格言》,还有《四书讲义》、《春秋五传酌解》等等。
  《朱子治家格言》,是讲求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准则,劝人勤俭治家,安分守己的一篇家训。作者归纳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并给出正确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很容易在生活中去运用和落实;只有54句,500多个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读来朗朗上口。300多年来传诵于全国,乃至东南亚华人地区,其中一些句子已成为至理名言,对当时以及后来学者产生的影响极大。
  《朱子治家格言》流通的版本不同,字句有一些出入,但是不大,本次我们选用的是清朝陈弘谋所编集的《五种遗规》第一辑《养正遗规》中的版本。
  作为一篇养正教材,《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细化,是流传最广的家庭教育读物之一,我们于当今之世,学习研读朱子家训,小则格物致知、修养身心,大则齐家治国、和谐社会,虽是一时开卷,而意义深远。
  古大德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让我们以殷重的心领受先儒教诲。
  治家格言 修身良箴
  我们先看题目里的“治家格言”,治家格言就是家训。家训,当然首先是对家里子弟所讲的,语言非常地平实,但却是字字珠玑,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深入浅出,把人生的哲理为我们讲述出来。这是一篇很好的家庭教育的文章,说它是格言,也就是真理的意思,真理之言,是真、善、美之言,这才称为格言。这个“格”,有《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的意思。这个“格”,王阳明先生翻译成正,就是真正的这种言语。这个“格”还有什么意思?讲得浅近一点还有格斗的意思,格物就是跟我们的物欲格斗,把物欲能够格除掉,我们的心才正。所谓格物正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修身之始,就在于格物。说到治家,也就是《大学》里讲的齐家,齐家也好,治国也好,平天下也好,都是以修身为本。所以我们看通篇的治家格言,就是讲一个修身的道理,确实它是以修身为本的。
  说治家,必定就涵盖《大学》所说的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恢复我们本来具有的性德,这个性德本来是明的,是觉悟的,现在只是被我们的烦恼、习气、毛病,种种这些污染给障蔽住了,所以“明德”就不明了。修身就是把原本的明德,给它复明起来。能明明德,那是自己的事情,他对人必然能做到亲民,就是也令别人明其明德,令天下人明其明德,这就是平天下。我与一切大众都明其明德了,这就叫止于至善。
  修身的功夫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就是放下自己的习气、烦恼、物欲,这个物欲泛滥起来不得了,那是我们堕落的一个根源。所以我们每天要跟它格斗!把它降伏住,就是朱熹夫子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格物的功夫。有了格物的功夫,才能致知,使我们本有的良知现前,我们用这种良知来待人、处事、接物,自己必然能做到诚意,这是意念真诚了。人在的时候、人不在的时候、幽居独处的时候,都是一样,这叫慎独。诚意的表现就是慎独,有诚意的功夫,心也就正了。心正是什么?心里无私,大公无私就是心正。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修身。说到治家,必定前面要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那么后面也就通“治国、平天下”了。自己身修好了,家也治好了,就能够影响国家,影响社会乃至世界。这也是我们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都是要从自己一身、一家开始修起的。
  少遇家训 落实教诲
  《朱子治家格言》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把它作为非常重要的修身的文章。
  虽然它只有500多个字(版本不同),差不多只是《弟子规》的一半,《弟子规》是1080个字,但是它所说的这些义理,完全不亚于《弟子规》,可以作为相辅相成的教材。末学个人,和这篇文章,也是非常有缘分。“文革”过后,那时我还很小,母亲在书店都买不到这种关于修身的书本,偶然之间在路边看到有人在卖那种毛笔字帖,里面有这篇《朱子治家格言》,母亲就买回来教我念,教我背,给我讲解,所以我从小就会背这篇文章。随着这几十年的成长,其实都是在不断地领会、不断地落实这篇文章的教诲。
  由事到心 逐句解析
  我们习讲这篇文章,可能跟以往有所不同,这次详细分析每一句话,每一句话都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就事上来讲,如何来学习实践,就是每一句都找到下手处;一个是从心上来讲,我们如何领会里头的深义,进而能够真正导归到自心,变成自己的人生态度。

知识出处

朱子治家格言研习报告

《朱子治家格言研习报告》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是讲求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准则,是劝人勤俭治家、安分守己的一篇家训。内容涉及洒扫应对,择偶交友,求学立志,家业道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社会人生的诸多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钟茂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