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一百句》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404
颗粒名称: 旧版序
页数: 5
页码: 1-5

内容

贺圣遂兄是我的老朋友,论年龄我比他大,但是论出版,他是我的先生。我们都是学古籍整理研究出身,他进入出版业很早,从副社长做起,熬到媳妇成了婆,现在已经是一个能够在图书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了。我1997年进入出版业,虽说一入门就是社长,虽说也已虚度十载,但是自度比起贺兄来还是小学生。
  今年4月,贺兄突然用快递送了一套书来,书名曰“一百句”。我一看,就大呼佩服,他对选题的敏感,他对图书市场的把脉,他对读者阅读倾向的拿捏,走在了我的前面,也走在了全国所有出版人的前面。其实,我也一直在琢磨出一套既准确又通俗还能切合读者最新阅读潮流的通行读本。我还在琢磨,人家已经出书了,你不认输也不行,于是打电话向他贺喜。不想,麻烦来了。
  在电话的那一头,他说,书不是白送的,你要给我写一本《朱子一百句》。
  我说,我现在是忙得双脚都沾不了地,哪有时间坐下来论道之长短。
  可是,他下面的一句话却让我不得不坐下来:“你是朱门之后,这书你不写,谁写?”
  是的,这书我不写谁写?我确实有责任去做这件事,而且,我一直就想写一本让大众能真正了解朱子的书。长期以来,我感慨“左氏”兄弟们的淫威至今不衰,朱子头上的黑帽子,如封建意识形态的代表人物、假道学、伪君子、唯心主义者、迫害妇女的罪魁祸首、投降派……依然是某些人手中的杀手锏。最让人称奇的是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所谓“作家”,还在他的博客中写专文攻击朱子,说什么:“我一听别人骂朱熹心里就特别高兴。对于这个终生倡导‘存天理而灭人欲’,实际却是‘存自己的天理而灭他人人欲’的人,我心里是颇有些不恭的。所谓‘是儒生也,是道学也。儒生道学,是伪者也’。朱老先生名气太大,他的伪君子风范,自古叫人赞好。”文章很长,我不能全引,但是他攻击朱子的证据却漏洞百出,比如说朱子“眼馋那位美貌有才的营妓严蕊”,一个现代作家公然为一个早已被历史钉上耻辱柱的宋代大贪官鸣冤叫屈且不论,殊不知,关于严蕊的公案学术界也早已有公论,那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当然,作家喜欢“故事”情有可原,可是接下来的事就更荒唐了,这位作家说:“他(指朱子)六十多岁时还娶了个小妾。”又殊不知,朱文公四十七岁时就已经丧偶。
  所以,我可以断定,这位大作家根本就没有读过朱子,或者他根本读不懂朱子。他对朱子的了解就是道听途说。
  作家犹如此,遑论其他。
  于是,我强迫自己坐下来。
  我的《朱子一百句》,与其他几本恐怕有一点不一样,它的任务更重的是放在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朱子,一个活生生的朱子。比如,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究竟是起了反动的作用还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比如,我要让人们知道,如果没有朱子,恐怕也就不会有今天所谓的儒学;比如,朱子所说的“天理”“人欲”是不是就是有些人所说的禁欲主义;比如,朱子是怎样“迫害妇女”的;比如,我要告诉人们,他所说的“道统”究竟是什么,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
  我还想告诉人们,他不是一个没有一点人味的“道学先生”,他人情味十足,他活泼可爱。我还想让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大学问家,“学富五车”根本就不能概括他的博学。我更想让想读书向学的年轻人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并使之理论化、哲理化、系统化、通俗化的导师。
  我深知自己的学力有限,我的宏愿一定不能如自己所愿。而且,贺兄给我的时间实在太少。作为出版社的社长,我深知图书出版的时效有多么重要,所以我非常体谅本书的责编小姜贴身紧逼的战术,唯其如此,这本小书只能是一篇急就章。我对小姜说:“老实说,我自己很不满意,一个强烈的感觉是,意犹未尽。”现在我能说的只是:我做了,我尽到了一个有使命感的中国学者的责任。也唯其如此,我并不愿多提自己是文公之后,那样反而使人觉得我是在谋一家一族之私。
  但是,在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句,朱子不仅属于中国,他还属于全人类,他的思想的生命力和活力,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感谢我的博士生陈良中、杨星、李慧玲,他们帮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篇章其实就是他们的作品。老师沾了学生的光。
  2007.9.6
  补记:此文完稿以后我给责任编辑姜华打电话,嘱咐:请勿删改我的稿子。我有预感,贺圣遂会有意见。果然,第二天姜华即来电称:社长以为我的文章太客气了,他不敢当,要我“改一改”。我说:“不能改,我是故意这样写的。”电话挂断,贺社长自己来电了,他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又年长于他,这样写有点使他难堪。我说,我是故意这样写的,我的用意不在“吹捧”某人,而是要通过这个很典型的案例告诉年轻的编辑朋友们,怎样做才是做有出息的出版。我激愤于出版人的没出息,只会在跟风、炒作、模仿,甚至剽窃中讨生活。我只是借他的大名做做文章。听我说完,他沉默不语,最后说,既然这样,那就听你的吧。
  现在想来,我这样做确实有点不地道,哪有在自己主持的出版社所出版的出版品中借别人之口表扬自己的?是不是有点陷朋友于不义?
  所以,赶紧在出书之前把此文予以公开,并郑重补记于兹,谨请读者诸君有以鉴焉。
  2007.9.18

知识出处

朱子一百句

《朱子一百句》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

本书从朱熹的语录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以深入思考人生。《朱子一百句》,与其他几本恐怕有一点不一样,它的任务更重的是放在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朱子,一个活生生的朱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