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明代以前的“VO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327
颗粒名称: 7.2 明代以前的“VO过”
分类号: H141
页数: 3
页码: 228-230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讨论了明代以前的汉语中是否存在“VO过”的语法结构,并介绍了《朱子语类》和《太平广记》中的例证。同时,还指出了“VO过”主要存在于南方话中,但在北方话中较为少见的情况。
关键词: 朱子语类 完成体 明代 VO过

内容

明代以前有没有“VO过”?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
  曾举有《朱子语类辑略》一例:
  (13)这道理自是长在天地之间,只借圣人来说一遍过。该例见于《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第一册156页,上文是“不应说道圣人不言,这道理便不在”。据上下文意,此处“过”是表示结果,似乎还不能看作典型的“过1”或“过2”,而应该属于前述“过01”。我们在《朱子》中另外找到5例“VO过”,前文都已经举过,为便于说明,这里复举如下:
  (14)子路品格甚高,若打叠些子过(谓粗暴),便是曾点气象。(《朱子》1029页)
  (15)如今读书,恁地读一番过了,须是常常将心下温过,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朱子》1633页)
  (16)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说一段过,又一段,何补?(《朱子》2879页)
  (17)小补,只是逐片逐些子补缀;“上下与天地同流”,重新铸一番过相似。(《朱子》1440页)
  (18)如今不曾经历得许多事过,都自揍他道理不著。(《朱子》1659页)
  五例的“过”虚化程度不尽相同。可分三类:第一例是一类,“过”表示结果,含有去除义,是“过0”;中间两例是一类,表示动作的完毕,可看作“过1”;最后两例是一类,表示经历,可看作“过2”。其中例(18)的宾语是普通名词,而且前面有“不曾”与之呼应,是比较典型的“过2”。
  更早的例子见于《太平广记》卷380所引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
  (19)又检诉状被屈事,……检状过,判官曰:“名姓偶同……”
  “检状过”即“检过状”,“过”表完毕,是“过1”。

知识出处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

出版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试图运用现代语言理论,从句法结构、事件类型、情状类型、时制结构等多方面对《朱子语类》中表达完成体意义的若干副词、助词、语气词、完毕义动词予以描写和分析。

阅读